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以新中国的成立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六个时期,分析了理论在不同时期的特征。并结合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提高理论教育水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提高高校理论教育实效性等三个方面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阶段;阶段性特征;当代启示
邓小平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50年、100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了许多理论成果。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对我国新时期构建和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既不全面也不系统,尤其是有关发展历程及当代启示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加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和发展,不是纯主观意愿的产物。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1)建党初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俄国十月革命给正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以强烈的震撼,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顺应潮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的革命相结合。在中国掀起了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浪潮。这个时期的特点: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各个斗争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随着这些斗争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成为推动这些斗争的巨大精神动力。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选择性。我们党主要从工农运动和军事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过农民运动讲习所对农民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积极宣传军事理论。举办战时培训班。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具体化、中国化。党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国化。首先,在军队的改造和建设方面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其次,在路线方针上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最后,运用毛泽东的“实践观、群众观、矛盾观”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当下时局,指明中国社会的光明前途。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经历了平稳发展、僵化停滞、复兴发展和繁荣创新四个阶段,科学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新领域。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平稳发展时期(1949—1956年)。一是党风建设方面,加强执政党的党风教育,整顿基层组织和整风运动.加强了党与群众的联系。二是在抓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育全党全国人民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教育人民支持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是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广大师生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提出:“让从哲学家的课堂上书本里解放出来,这成为一场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僵化停滞时期(1966—1978年)。“大革命时期”,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完全僵化停滞状态。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团打着“最革命”的旗号,试图把理论教育变成他们“突出政治”、灌输反动理论的工具。
(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复兴发展时期(1978—1992年)。改革开放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方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指明了方向。在经济建设上,着重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思想开放的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上,邓小平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对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的宣传,推进了爱国主义教育。
(4)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繁荣创新时期(1993年至今)。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念上的创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理念,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二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化。宣传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教育是我党当前的重要任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一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