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恩格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观(2)

2014-03-24 01:18
导读:在1848年欧洲革命时,马克思写了《l848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等著名书篇.提出了一系列科学主义 的基本原理。但其中也有失之偏颇的地方。马克思对


  在1848年欧洲革命时,马克思写了《l848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等著名书篇.提出了一系列科学主义的基本原理。但其中也有失之偏颇的地方。马克思对发展的潜力尚无足够的认识,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条件、方法的论述也欠周全。对此,恩格斯在他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卡尔·马克思<1848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明确指出,“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还“彻底证明了,在1848年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实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种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中根据后来的斗争实践,纠正了自己原先的观点。他说.“几乎用不着指出,本书在、经济和方面的总的理论观点.和我现在的观点决不是完全一致例如本书,特别是在末尾,很强调这样一个论点: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工人阶级的党派性学说,而是一种最终目的在于把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的理论。这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正确的,然而在实践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仅是无益的,甚至还要更坏在本书中,我把大危机的周期算成了五年。这个关于周期长短的结论,显然是从1825年到1842年间的事变进程中得出来的。但是1842年到1868年的工业历史证明,实际周期是十年,中间危机只具有次要的性质,而且在1842年以后日趋消失。从1868年起情况又改变了”。

  三、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经是新黑格尔派的成员和激进主义者,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历史观转向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空想社会主义转向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不自命一贯正确。他们的理论是实践的科学,是历史辩证法。正因为这种理论不是教条.不能一锤定音,有可纠正性.所以必须在不断修正和完善中得到发展。

  恩格斯在《致弗·凯利一威士涅威茨基夫人》中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他在《自然辩证法》中说,“从历史的观念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他在《致卡·考茨基》中批评杰维尔时指出,“他的主要错误在于:他把马克思主义认为只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一些原理解释成绝对的原理。杰维尔忽视了这些条件.因此那些原理本身成为不正确的了。”在批评那种把唯物史观曲解为主张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因素的理论时.晚年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和他在当初反驳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论敌所否定的主要原则.把重点放在从作为基础的经济事实中探索出政治观念、法权观念和其他思想观念.以及由这些观念所制约的行动.而对其他参与交互作用的因素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他认为这是他和马克思的共同错误。意识到这一点.他致力于对上层因素的反作用进行论述.对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发展的相对独立性进行论述,对合力论进行论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实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及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他根据新的现实,针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潜力估计过低.作出了资本主义还有很大的扩展能力,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机之后才有可能的崭新论断。经过深思熟虑,晚年恩格斯改变了共产主义者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制度才能达到的传统观点,指出党正式进入另一斗争,因而它需要另一种武器,另一种战略和策略。所谓另一斗争环境,即l9世纪80—9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的发展和新的变化。这时,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为无产阶级进行合法斗争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民主共和制度为无产阶级专政提供了现成的形式。他指出,德国工人阶级“给了世界各国瓦志一件新的武器——最锐利的武器中的一件武器.向他们表明了应该怎样使用普选权。但是由于这样有效地利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发挥作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发现.在资产阶级用来组织其统治的机构中,也有东西是工人阶级能利用来与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工人参加各邦议会、市镇委员会以及业仲裁法庭的选举:只要在安排一个职位时有足够的工人票数参加表决.工人就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这样的职位。结果弄得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因为这里斗争的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旧式的起义在1848年以前.到处都起过决定作用的筑垒巷战,现在大大过时了”。他主张无产阶级应充分利用议会讲坛,利用普选、议会斗争等合法形式.而不能再以暴力革命为唯一的斗争形式。这就大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策略的理论。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发表8年后的新版序言中这样谦虚而又实在地说过.“因为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就是这样坚信没有绝对正确的理论,而理论则还需后人在纠错中求发展。

上一篇:简析邓小平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