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必须通过“文本解读”和“时代解读”的路径去实现。但不能把文本解读和时代解读分割开来,也不能把文本解读和时代解读看作是两种根本不同的路径。它们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同一种路径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文本解读和时代解读相结合,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根本路径。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解读;时代解读;创新和发展
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之一。特别是中共中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理论界更是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归结起来,主要有“文本解读”和“时代解读”两种观点,或者说,提出了两种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路径。“文本解读”路径有“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或“走进马克思”的提法,力图通过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真精神,并以此为出发点,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时代解读”路径则力图通过对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本质的研究,把握时代精神,“让马克思走入当代”,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一、关于“文本解读”
学界同仁大都认为,“文本”即指马克思的文本,不包括马克思主义其他经典作家如恩格斯、列宁的文本,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本更不包括在内。但是,对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也有一个重新解读的问题,而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则更应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可能是出于马克思的思想与其他经典作家的思想之间存在着差别的缘故,人们往往对马克思主义其他经典作家的文本避而不谈。
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在其本真精神上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由于其社会条件的差别,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以及阐述的重点或侧重点不同,等等,而导致其表现形态的差别。因为他们都是无产阶级的思想家、理论家,他们的理论都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解放服务的;他们的出发点都在于“改变世界”,“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因而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推翻和扬弃“使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人的联合体”。因此,“文本解读”的“文本”不应只是马克思的文本,也应包括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构件,其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更何况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最具直接作用的应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因此,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决就显得尤其重要。
然而,最重要的是,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不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具体结论,而应超越不同文本之间的差别而把握其本真精神。这样来理解“文本”,“文本解读”的难度固然是增大了,但却可以减少些“解读”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