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第三,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角度来理解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不是远离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用于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如果不注重从学术建设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又从意识形态建设中加强学术建设,这个学科是没有希望的。
反映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理论联系实际,必须联系的是当今世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实际,而决不是日常生活琐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既不是蜻蜓点水、轻描淡写地在理论之外捎带着讲解实际,也不是不着边际与理论脱节地漫谈实际,更不是把理论简单地作为解释现实政策的依据;既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词句,与实际对号入座式的贴标签,也不是把它当作僵化的教条,地套用到实际中去,更不是把它当成包治百病的方和可以找到一切答案的无所不能的题库,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寓于社会发展的实际之中,对透射出深藏在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背后的、人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的观念问题,以及思想路线、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法问题进行观照,使人们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进而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自觉地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把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之中,在学科建设中,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必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而这些方面又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科学体系的研究和教学来进行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来带动其意识形态性的实现。
三、服务性
一般来说,学科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社会服务上,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殊性决定其服务性既体现在社会服务上,更重要的却是体现在为思想理论课教学服务上。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现实中存在着一些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现象,一是有的从事学科建设的教师不关心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使学科建设脱离课程建设,二是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被排挤在学科建设之外,三是有的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不注重学科建设,误认为只要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就搞好了学科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等同于学科建设。这些现象的存在必然会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学科化倾向、理论研究成果缺乏针对性、学科建设主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体分离等状况,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时代性、教学方式方法针对性、教学实效性服务。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凝练学科建设方向,为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服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建设,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整体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历了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演化,这一演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向整体性方向发展。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任何一门课程,都反映出课程内容的多学科融合,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某一个二级学科的内容所能涵盖的。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建设,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整体建设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综合陛发展要求,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在整体建设中得到完善。
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所强调的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的统一,以及理论、历史、现实的统一,真正能为大学生所接受,能使他们在思想深处与马克思主义产生共鸣,不仅需要教师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崇敬和信仰,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求真精神,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变为内在的思想资源,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现实融会贯通,切实改变教学中存在的模式化、简单化、实用化、教条化状况。因此,在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中完善和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必须面对的极为现实的问题。
第二,凝合学科科研成果,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大学生,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而且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的坚定信仰、坚强意志、诚实品德和良好修养。
要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成果作为支撑。从学科研究的范围来说,六个二级学科的研究是广泛的、全面的,而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提供的科研成果则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这就需要对学科科研成果进行凝合,集中地、有针对性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丰富的思想和有力的论据,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与此同时,还必须凝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教学中对疑难问题的解析、对教法问题的研究,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不可忽缺的内容,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提高必须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凝合学科科研成果作为保证。
第三,凝聚学科建设队伍,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能力服务。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特征,必须凝聚学科建设的队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