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消解生态危机的路径
3.1制度是生态伦理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利润驱使下的生产,对于资本家来说,只要生产能为自己带来巨大的利润,其他一切问题都是可以不予考虑的。工人的身心健康、的保护清洁、资源的节约持续,只要不对利润的形成产生任何影响,资本家就根本不予考虑。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资本家从来不会去考虑工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问题,更不会去考虑由于生产导致的严重生态后果,经济利润的惟一性抹煞了生态和效益的长远性。
“在各个资本家部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正是由于资本家的自私自利的“暴利”行为造成了产业链中生态的“无人问津”状况,从而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经常处于危险的境况,使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日益恶化。因此,生态危机问题的形成与其说是发展观造成的,倒不如说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根本“赘瘤”所造成的。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人与自然的“有机循一环”过程中的“无法弥补的裂缝”,这种“无法弥补的裂缝”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明显。在乡村,人们不断地把产出物从土地上拿走,“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在城市,土壤营养物质的消耗在城市表现为环境污染。“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来污染泰晤士河”。这一切也反映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城市和乡村的对立。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之间的“裂缝”是无法弥补的。大规模的机械化和日益扩大的远程贸易,与互相配合,只能加剧和扩大这种“无法弥补的裂缝”。
3.2共产主义是消解生态伦理危机的出路马克思认为,要解决生态伦理危机,应该从生产关系人手,消灭产生剩余价值的根源——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人与自然对抗以及阶级对抗的事实,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他们指出:“要消灭这种恶性循环,要消灭这个不断重新产生的现代工业的矛盾,就只有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人类只有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阶段,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在马克思看来,“统治”自然的任务应当是“控制”人的欲望的非理性和破坏性,不让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人类本身。恩格斯也指出,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途径是从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人手。他说:“要实行这种的调节,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正是“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共产主义社会是化解和克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的根本路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