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武汉分共后孙科的政治主张及活动(2)

2014-06-23 01:12
导读:实欲一面挽回民众同情,一面与南京政府反抗,至少亦可以汉宁合并改组为调停基础. 台湾学者蒋永敬认为第三条路是鲍罗廷及中共方面拉拢汪精卫、唐生

    实欲一面挽回民众同情,一面与南京政府反抗,至少亦可以汉宁合并改组为调停基础.
    台湾学者蒋永敬认为“第三条路”是鲍罗廷及中共方面拉拢汪精卫、唐生智所要用来达成东征讨蒋的 途径,至于“分共”的声明不过是一种掩护,藉以平息内外部反共的压力。l’J刚这主要是针对武汉政府在分 共前期对共产党实施“优容”政策,并未“武力清党”。此应是成见之说,因共产党之“七一三宣言”和武汉 国民党之“七一五政变”,使得两党势同水火,已无合作的可能。即使共产国际方面的宣传,也称武汉政府 为反革命,而令共产党脱离之.
    武汉政府于7月26日正式决定自各机关中排除共产党人。29日,汪精卫、孙科、唐生智、张发奎、黄 琪翔、朱培德等出席庐山会议,计议分共办法。孙科坚决主张以武力裁制共产党,但张发奎反对此议,因 其部属贺龙之第二十军及第十一军之叶挺二十四师整个是在共产党手中,且贺、叶之军队已离开南昌,不 受指挥,如以武力驱共,张必损失颇重。孙科的提议最终没有通过。国”翎孙科并提出若干主张,如查封九 江市党部、九江国民新闻报、九江书店、通缉九江总工会负资人及军队清党办法等,均一一通过。可见孙科 此时已成为武汉反共之中心人物。咖以·旧8月1日,贺龙、叶挺率部在南昌起义。孙科反共的意志,遂愈趋 坚决,他与汪精卫、朱培德集议,决定全面清党分共。3日,孙科对武汉中央政治委员会报告:“共产党已实 行破坏国民革命,实行反革命的勾当,中央从此不但要严厉的限制他们,并且已同他们进入战斗时期”。”扔19.,助 二、党统之争 7月14日,冯玉祥与徐谦、孔祥熙等通电宁汉,提议召开开封会议,以讨论合作之事。是日,冯复通 电,曰:“现双方俱觉本党须由本党同志主持,所有以前藉本党之名而并灭本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党者,已经解除职务,则意见 实已一致,请即恢复原日局面,统一中央;或按原议,政府迁宁,或设南京政治分会,指导东南等省党务政 治。川淞,4” 冯玉祥此时以“中流砒柱”自居,热衷于做宁汉间之调人,意在增高其地位与声望。他派其外交处长 简又文赴汉劝说,但武汉方面反映冷淡。据汪精卫24日回复冯玉祥之电文,言称“于蒋只有公愤,别无私 仇。前电拳拳,惟在中央党部及政府之统系不可失坠,此必以死争”。例按汪氏此态度,武汉为真中央,南 京为伪政府,政策尽可变更,惟法统不可让却,必须倒蒋,并倒宁政府.
    代表武汉态度者,汪精卫而外,当推孙科,而孙反对与蒋言和最力,称蒋氏本人决为一独裁之专政者,惟 “蒋中正之必须打倒,革命才能统一,党权才能提高巩固,三民主义的国家才有实现的希望与可能”。’川孙科 与唐生智21日会晤访谈者时郑重声称,蒋介石为反革命者,反对与之和解,如欲整肃党权,非排除蒋不可.
    孙科又谓绝无与任何军阀领袖其不承认武汉国民政府权威者有言和之动机,是其视冯玉祥已等同宁蒋。‘川 武汉分共,已懈下游军心之反对,而同时亦减上游军队之敌汽。孙科之言,支配时局之效力岂能长久? 南京方面,亦因冯玉祥坐视第一集团军班师时为孙传芳所乘造成的严重危机而不救,对冯深感失望, 故对冯氏召开开封会议之议,也不接受,仍攻击武汉汪精卫、孙科、徐谦等,谓其反共系依苏俄策略,改换 面目,以退为进,而倒蒋纯为个人私怨。南京政府治下各级党部亦纷纷电请讨伐武汉,痛骂汪、孙“受卢布 之豢养,作帝国之走狗”,要求立即将二人开除党籍,下令通缉,藉维党纪。‘lZJ 汪精卫、孙科等既与宁方不能相容,便和蛰居上海的许崇智密商汉沪两派合作的办法,希望通过许氏 的关系,而与西山会议派切取联系,以期将来在国民党内占有领导地位.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国民党内部的分裂,虽导源于联俄容共,而领袖间权位的争夺,亦为重要的原因。因此,尽管武汉方 面实行分共,与南京取得一致,冯玉祥也起来提议宁汉合作,但是宁汉之争却未就此平息。汪精卫、孙科 电劝李济深,与武汉政府联合倒蒋。【131第四军、第十一军亦陆续开到九江,向南京通迫。另一方面,南京政 府以招商局船名义物送约三千兵士于芜湖,后续部队亦在输送中。’141宁汉冲突的可能性,反渐趋紧张.
    动荡时局往往瞬息万变,适北伐军津浦线败挫,陇海线势军通迫冯军,加之前有南昌事件,使宁汉妥 协声浪陡然增高.
    冯玉祥与武汉派间的联络渐趋密切,汉方8月3日电洛,主张开诚相商,召开国民党中央执行及监察 委员大会,傅进行讨共及对北战事。洛方4日将此电转宁。宁方以武汉方面开始分共,尊重国民党党纲 为由,与汉方设法接近,8日由李宗仁等11人致电汉方,蒋介石亦列名,却位于李宗仁、白崇禧之后,可以 想见南京内部已发生某种变化—权力的此消彼长。电文称“共党全退出党部,则党之只有整个善后,并无两派争执。开一中央全会,以促大会之进行,早望彻底整理,自亦宜之”。【l淞旧10日,汉方汪精卫、谭延 阎、孙科等复电南京李宗仁等,称“现在武汉之中央党部及政府实为党国之最高机关,万不能以不谦于供 职之个人之故,遂并机关而否认之。……诚使第四次中央全体会议能开,则不但个人负贵问题,即机关改 组问题,亦可于此解决”。’16lrel林旧南方各派,至是大有回复当初目的之观,而谋一致团结再行促进北伐之 势。惟汉方为法统之争,对蒋仍不能相容。在庐山会议上,汉方已主张蒋介石如不犯按,则武汉不再进军.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武汉之意,在驱蒋而与宁方妥协,拟乘最近南京将领对蒋颇多不满之时,由内部拆其台,使蒋势力自成瓦 解。而外界亦风传,汉方对蒋或另有办法,于其现在地位,将有变更,然后再合各方,以团结内部。‘切几日 后,即有桂系通迫蒋氏下野的事实发生.  
上一篇:浅论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探讨策略 下一篇:基层检察院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