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武汉分共后孙科的政治主张及活动(4)

2014-06-23 01:12
导读:无法统驭全局,自不能坐视不理。13日,汪精卫在宋子文寓所召集武汉派开秘 密会议。会上,孙科、谭延阎力陈舍组织特委会外,别无他途可循;陈公博、
无法统驭全局,自不能坐视不理。13日,汪精卫在宋子文寓所召集武汉派开秘 密会议。会上,孙科、谭延阎力陈舍组织特委会外,别无他途可循;陈公博、顾孟余则以为特委会乃桂系与 西山派为打破武汉合法法统,以偷梁换柱手法,窃取党政军大权的阴谋,且于法无据,万不可参与其间.
    孙科之特委会提议已使汪精卫主张深受打击,而西山会议派又高谈汪必须下野的论调,汪氏进退失据,孤 掌难鸣,遂发表引退通电,“陈防共过迟,请处分”。侧 9月16日,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成立。19日特委会第三次大会议决,“以前各级党部及国民政府 (指宁汉沪三中央党部及宁汉两政府)应即合并本会所组织之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其所属各机关应即移 交,由本会分会。””胭山吧O日,宁汉沪三方合流之国民政府成立,武汉国民政府正式结束。孙科被特委会 任命为财政部长.
    汪精卫认为孙科、谭延I’N背叛了他,他说:“见了孙科同志提出特别委员会的主张,我气极了,我便退 席,我便离开上海。”孙科却谓汪早就同愈许崇智所提组织特委会的主张。孙对新闻记者发表谈话说: 自本年(1927年)八月初,许汝为(崇智)同志以宁汉两方均已一致清党,故曾致函汪精卫先生,主张本 党同志应一致团结,以完成国民革命。其书中曾提出三种解决方式:一为召集第一次代表大会所产生之 执监会议;二为召集粤沪两方第二次代表大会所产生之新旧执监委员会议;三为组织中央特别委员会。汪 先生对此项意见,以为援引廖仲恺案,广东曾有特委会之组织,故于第三条确予赞同。”2,~ 汪精卫对于特委会的反复,是因为特委会产生办法由四中全会改为临时执监会议,而引致大批西山 会议派成员加人,使汪的权力大受限制。原本希望在蒋介石下野后便可重操党权的汪精卫,在特委会成 立后,仅获一国府委员的空衔,而其昔日政敌如西山会议派等,均扶摇直上,重据要津。汪氏未免大失所 望,便率先发出反对特委会的呼声.

大学排名


    特别委员会是以桂系、西山会议派和武汉方面的谭延阁、孙科为中心,在排斥了蒋介石,剥夺了汪精 卫“合法”领袖地位结成的一个不稳固的联合,藉以消除各方的歧见,使能在安定的状态下过渡到国民党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新的中央执监委员会。作为特委会之倡议者,孙科的用意固非不善,因特委会 的成立与国民政府的改组,表面上结束了国民党自1925年底以来之分裂状态。但由于特委会本身存在 着无法克服的困难,无法达成国民党党务统一与团结的任务。第一,特委会的成立,在国民党党章中没有 法理的依据;第二,未能获得宁方实力委员与元老委员的谅解与支持;第三,汪精卫、蒋介石两系人物的反 对。在此种情势之下,特别委员会无法发挥其领导效能,致使国民党内部纠纷益繁,冲突益深,国民党又 面临着一新的危机.
    四、结语 “七一五政变”后,孙科抛弃左派立场,与共产党划清界限,成为武汉政权反共之中心人物,并以‘第三 条路”理论为自己和武汉政权开脱。孙科主张分共的根本原因在于与共产党的理念不合及革命主导权的 争夺。而为促成国民党各派力t的统一和争取在重新组合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中获得一有利地位,孙科驰 驱奔走于技宁沪间,促使各方捐弃成见,团结合作,可谓功不可没。但因其提出特别委员会之妥协办法, 而被汪精卫视为叛徒,唐生智派亦低孙科赴沪后私心自用,以做官为合作,与汉方本意违背。“”这自是站 在个人立场各说各话.
    孙科深信中国的最佳政治格局是武力背景和文治精神的合一,国民革命及建设必要贯彻文主武从之 政治,集大权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是以对蒋介石恃武力压伏党权至表不满,视其为独裁专政者,国民革命 之最大障碍。在武汉分共后为争汉方之法统,更是必欲去蒋而后快。二人之间的矛盾,既有思想、政见上 的分歧,也有争权夺利的因素—孙科将个人反蒋目的转化成宁汉双方的革命合法性之争,以收获政治利益。然孙科毕竟只是一无武力凭藉的政客,在军事性格突出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中,处于非主流的地位, 故其一直寻求依附的军事力里,在宁汉对峙时颇借重于唐生智,待到发觉唐之权利地盘观念,尤重于蒋, 若羽冀一成,更难对付,因而对宁急望调和,转与桂系接洽。可见政坛角逐重在输燕次在是非,盟友与敌 人,立场关系只一转念间,主义、政见往往只是幌子,一切唯以实利为依归.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1171132]蒋永敬.北伐时期的政治史料—一九二七年的中国[M].台北:正中书局,1981.[2]汪孙唐不向左右转,共产派纷纷离武汉【NI.大公报,1927-07一30.
    l3]汉方通缉谭平山等【NI.世界日报,1927刃8一11, [4]蒋永敬.鲍罗廷与武汉政权[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
    [5]现代史料(1)[M].上海:海天出版社,1934.
    [6]现代史料(2)[M].上海:海天出版社,1934.
    [8]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编)—中华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七至十二月份[MI.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78.
    [9】宁洛妥协详报【N].大公报,1927刁8一13.
    【101孙科.打倒蒋中正以后[N].汉口民国日报,1927刁7一25.
    【川唐生智孙科之联合宣言【N].盛京时报,1927刁7一30.
    【121各级党部工作汇志[NI.上海民国日报,1927刁7一21.
    【13】李济深不联汉IN].世界日报,1927刁7一31. 
上一篇:浅论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探讨策略 下一篇:基层检察院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