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10)
2014-06-25 01:04
导读:这种几乎无所不在的欧洲中心论至少可以部分地解释这一事实:长期以来几乎无人预料到,这些大陆不仅将爆发大规模反帝运动,也会爆发壮阔的民族主义
这种几乎无所不在的欧洲中心论至少可以部分地解释这一事实:长期以来几乎无人预料到,这些大陆不仅将爆发大规模反帝运动,也会爆发壮阔的民族主义运动。一直到1904年日本出人意料地大胜俄国前,日本作为一个民族,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从来没有进入过西方社会和政治理论家的视野,没有人关心日本人的秉性、历史、难题、未来的潜力……,研究者们也从来没有人看得上日本的公共事务、历史及一般意义上人的发展。正是这一点,再加上其它一些因素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过去欧洲的未来学研究会出现那种奇怪的盲点。记住这一点是有益的:俄国革命如果真的没有任何民族因素,即便是在国际干涉之后——这种干涉倒确实可以说是反民族主义的——它就不大可能支撑下来。在希特勒入侵俄国之前和占领期间,斯大林不得不向民族感情作出让步,此后又举行纪念纯粹的俄国历史上的英雄活动,这些举动从某种程度上显示了,为了推动苏联国家目标的实现,也必须动员这种民族感情。二次大战后新形成的国家几乎很少有不依赖民族感情支撑的。
当今时代的任何政治运动,至少是西方世界以外的政治运动,如果不跟民族主义激情携手,就不大可能取得成功,这种说法可能并不夸张。我再重复一遍,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
政治学家,所以我不敢宣称自己已对这种现象作出了解释。我只是想揭示这一问题,并指出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浪漫主义回潮这一特殊支流,毕竟,它一直在决定性地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译者:秋风,《华夏时报》评论部
注释:
[1]歌德,《诗与真》,书Ⅱ,页68,行17;《歌德作品集》,魏玛:1887-1919,卷28。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ィ郏玻莺D,《全集》,奥斯卡. 瓦格尔辑,利普兹格:1911-20,卷7,页351。
[3]考茨基,《通向权力之路》,柏林:1909,特别是章9。
ィ郏矗荩郏担莅5旅. 柏克,《法国革命随想录》,1790,收于《柏克著作演讲集》,保罗.朗弗德辑,牛津,1981-,卷8,页154、127。
[6]《康德全集》,柏林,1900-,卷8,页23,行22。
论文出处(作者):
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