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民主化:私域意识的转变(2)
2014-08-06 01:11
导读:要给出一个定义并不困难,事实上作为字典定义,民主是被最广泛定义的一个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外延正在被不断地进行着分类。因此不妨换个
要给出一个定义并不困难,事实上作为字典定义,民主是被最广泛定义的一个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外延正在被不断地进行着分类。因此不妨换个角度,尝试问一下“民主不是什么”,也许会更准确些,也更有意义些。按照乔·萨托利的解释,民主不是这样一种制度,其中谁也不能选择自己进行统治,谁也不能授权自己进行统治,因此,谁也不能自我僭取无条件的和不受限制的权力。③
这样的一种制度的推行,它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等级集权观念的取消、平等自由意识的建立。这对于强调三纲五常的儒教传统伦理而言,是一种彻底的颠覆。但是只有在私域意识里进行了这样的变革,民主的上层建筑才能真正牢固地建构起来。日本、韩国和台湾的例子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其中韩国民主化更是一个复杂的、有着极强代表性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在正反两方面都说明了私域意识的转变对于民主的必不可少。
二、民主化的理由:历史与合法性
韩国的民主化包含着历史和现实合法性的因素。历史上韩国曾经是一个李朝大一统的王国,到近代1910年的甲午更张,日本开始了对朝鲜的殖民统治,直到美苏共同接管朝鲜半岛,以38度为分界,北方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而南方成为美国的战略要地。
美国的改造在一开始就遇到了障碍,李承晚不久就顽固地要求连任总统,这导致了4·19学生运动,李承晚被迫下台。这一事件的意义重大,在下文我们将要谈到。张勉内阁只存活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朴正熙就通过军事政变而上台。在其将近二十年的统治中,尽管经济得到了高速的,但他的政治容忍性是极差的。为了排挤竞争对手金大中,他甚至不惜使用再一次地更改国号来维持其政权的权威。他调侃韩国企图移植美国民主制度的做法时说:“这就像一个100磅重的人借了一件250磅大汉穿的西服,竭力使自己穿得文雅老道,而韩国就是以1948年是的条件,套上了美国高速发达的民主制度,还指望它能深深扎根。这个想法就如同一个婴儿没有经过妊娠期,就发育成熟地生出来了。”④而事实上,他和同样经过政变而上台的继任全斗焕确实处在一个民主的妊娠期之中。
中国大学排名 不妨罗列一下韩国各位总统的结局:李承晚、张勉被迫下台,朴正熙被自己的部下枪杀,全斗焕和卢泰愚在1996年的“世纪审判”中分别被判以无期徒刑、2205亿韩元的罚款和17年徒刑、2826亿韩元的罚款。金泳三的命运比他们好多了,但还是在韩宝丑闻中狼狈而下。这些都是妊娠中的剧烈阵痛。
在民主的妊娠期,一些政治精英曾真诚地信奉民主原则,并为之而奋斗,但当他们自己掌握了权力后,却背叛了民主原则,民主斗士成了权威主义的统治者。⑤尽管如此,从李承晚组建第一共和国开始,民主至少是作为一种形式,已经逐渐成了政权合法性的外衣,全民公选在不停地进行着,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一浪接一浪,党禁成为永远不可能的事情,民主的种子已经被播种下去。建国初期的民主宪法使民主价值获得了足够的合法性,即使在权威主义的统治下,民主仍然是合法的,学校里一直在灌输着民主的价值。随着民主观念的广泛传播,权威主义政治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厌弃。
一九八七年,卢泰愚接受反对党八项主张,发表6·29宣言,这是韩国民主化过程中标志性的事件,它至少宣告了“民主妊娠”的结束。这八项主张是:(1)实行总统直接选举的制度(2)实施公正选举法(3)对受监禁的政治犯实行大赦(4)保证基本人权和法治(5)保证新闻自由(6)实施地方自治(7)确保政党的基本权利(8)保障社会稳定,保证公共福利。
不久,这些原则被写入当年十月二十七日由全民投票通过的《大韩民国宪法》,这是韩国成立以来第九个宪法文本,惟有这次,它代表了民主的胜利。在这部宪法中规定:任何国民有凭良心处事的自由。1989年,执政党没有赢得对立法机关的控制,这一失败导致其随后与另外两个反对党的合并。这一事件在事实上推动了第一届文官政府的顺利产生。金泳三随后的改革是大胆而具有风险的。人们从中也看到了实现民主政治的真正困难。金泳三在清算权威主义、巩固民主政治方面的措施主要是:(1)匡正历史谬误(2)惩治政治腐败(3)推行军队改革,使军队中立化(4)实行地方自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金泳三的作用甚于接生婆。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