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民主化:私域意识的转变(6)
2014-08-06 01:11
导读:概览韩国民主化的过程,我们发现,只有私域意识中儒家等级权威观念真正地褪去,民主才会真正地扎根。正是由于这种转变尚未完成,所以李承晚即使有
概览韩国民主化的过程,我们发现,只有私域意识中儒家等级权威观念真正地褪去,民主才会真正地扎根。正是由于这种转变尚未完成,所以李承晚即使有美国的帮助,最终却自己背叛了民主的诺言,朴正熙、全斗焕也因此而得以用暴力的方式获得统治权。而只有到了卢泰愚时期,经过私域意识的跌荡变更,一部民主的宪法才真正得以产生。
注释:
①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二版,内部发行,第324页。 ②丛日云《当代世界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第27~35页。 ③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二版,内部发行,第233页。 ④玄雄《朴正熙》,潘屹译,红旗出版社1993年版,第46页。 ⑤丛日云《当代世界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第10页。 ⑥[韩]韩升洲《转型中的韩国》,韩国论丛(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第17页。 ⑦丛日云《当代世界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第127页。 ⑧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316页。 ⑨赵炜《韩国政治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第16页。 ⑩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44页。 ⑾韩国学会编《韩国走向何处》,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76页。 ⑿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页。 ⒀⒁《论基督教在中韩两国传播的现代命运》,韩国研究论丛(第四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第155页。 ⒂克里斯托夫·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⒃《金大中与对话集:建设和平与民主》,冯世则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内部发行,第169页。 ⒄转引自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89页。 ⒅金文等编《大韩民国——的新视眼》,中国物资出版社1993年版。 ⒆韩国
社会学会编《韩国走向何处》,东方出版社。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上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