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及评述(6)
2014-11-18 01:03
导读: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伟大意义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不少重要研究成果,但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继续研究探讨。第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伟大意义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不少重要研究成果,但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继续研究探讨。第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意义,现有的研究还停留在一般性肯定中,缺少具体的和性的认识。而这一研究如果不深化,我们对于中国经济转轨的理论总结便是不全面甚至不深刻的,我们便无法真正解开中国改革成功之谜,也无法真正将以中国为分析范本的过渡经济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第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与体制改革的相互关系,其中不乏有规律性的认识,值得我们去深入钻研和总结,并用于指导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其中也有一些谜有待我们去破译。但我们对此问题的研究还远没有到位。第三,邓小平这一具有划意义的理论创新及其在中国的成功运用,有着方法论上的诸多启示,这是新世纪社会科学创新应遵循的重要轨迹,但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是十分欠缺的。
五、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1994年1月在深圳召开的“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学术研讨会”提出,“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26]
彭聚先(1994)认为:“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27]
龙太江(1995)指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仅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而且也为这一理论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28]
(二)在社会主义史中的地位
高放(1993)认为:“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新贡献。”[29]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邢贲思(1994)提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他首次科学地阐明了公有制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对利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19]
(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
李连仲等(1992)认为:“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述,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30]
吕振宇(1999)提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1]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但受各种条件(特别是历史条件)的限制,需要后人不断丰富发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需要。邓小平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基础上,明智而又实际地选择了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发展生产力的经济形式,即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在中国取得了既坚持和巩固了社会主义阵地,又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等骄人业绩,使中国经济在持续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还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事实充分证明,邓小平为社会主义选择了市场经济,既是大胆的,又是正确的,其意义更是极其深远的。因此,已有研究成果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定位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十分准确和恰当的。
【】
[1] 日山编.著名学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出版社,1993.1.
[2] 李铁映.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求是,1996.23.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3] 胡义成.生产力——邓小平经济
哲学思想探稿.宁波出版社,1998.
[4] 张卓元主编.中国经济理论50年.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