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执政问题研究综述(1)
2015-01-18 01:45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民主执政问题研究综述(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科学执政、民主
[摘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民主执政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学术界围绕着民主执政的含义,党对民主执政的探索,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实行民主执政的意义和条件,推进民主执政建设的障碍因素,推进民主执政建设的原则及基本思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新认识、新见解。本文通过研究概述这些问题,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民主执政问题研究的深化。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研究综述
一、民主执政的含义问题
1.有的学者认为,民主执政的基本含义有两个:一是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执掌政权的本质是为人民执政;二是党要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民主政治的要求,通过民主的途径和方式进行。前者是核心和基础,后者是条件和保证,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1]
2.有的学者把民主执政的含义分为三个方面,认为民主执政既是一个执政概念,即它是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内如何实现执政目标,并在实现自己执政目标中如何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也是一个目标概念,即它是在推进新的伟大工程中把党建设成为具有无限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民主执政的执政党,同时还是一个方法概念,即它是在党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对国家和社会实施领导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体制、机制、途径、手段和方法的总称。[2]
3.有的学者则认为民主执政应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民主执政必须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执政理念;其次,民主执政必须争取解决执政主体与授权主体的关系;第三,民主执政必须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第四,民主执政必须以制度作保障。[3]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4.还有的学者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了民主执政的基本含义,认为民主执政:一是代表如何按照人民的意志治理社会;二是代表如何按照民主的精神构建与人民之间的互动关系;三是代表权利的分解、分立及相互制约。[4]
二、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执政的探索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执政的历史考察
学者们对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认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大多数人的民主。中国共产党早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局部执政”的情况下就明确和坚持了“民主执政”的方向,并逐步走上了民主执政的道路。80多年来特别是执政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主执政、学习民主执政、实践民主执政,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6]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对如何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建设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行战略构想,提出走民主政治的新路。他在同著名民主进步人士黄炎培的谈话中,就专门讲到民主执政问题,同时他把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将我国的国体定为“人民民主专政”,从而把专政与民主完全结合和统一起来。邓小平深刻阐述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著名论断,并反复要求社会主义的民主要做到制度化、法律化,从而把民主与法制结合了起来。江泽民则从总结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的高度,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坚持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等重要思想。[7]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完善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努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党坚持民主执政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把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结合在一起,回答了“党如何执政”的问题,并且把其与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等统一起来,共同构成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民主执政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