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4)
2015-02-15 01:53
导读:新技术革命挽救了西方资本主义,给资本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新技术革命来源于罪恶的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战。历史的前进就这么曲折、复
新技术革命挽救了西方资本主义,给资本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新技术革命来源于罪恶的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战。历史的前进就这么曲折、复杂、矛盾!
70年代中期,苏联已在军备竞争中露出败象,而美国却坚持要搞航天计划、“星球大战”计划。这些项目要耗资几百亿、几千亿美元。美国搞了,西欧不甘心,还要摘自己的“尤里卡计划”。他们的目的是一箭三雕:1.取得军事上的绝对优势;2.逼着苏联也花钱来搞,从而在经济上拖垮苏联;3.取得新的科技突破,使自己保持科技领先地位,从而继续在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苏联解体后,华沙条约组织也瓦解了,美国没有军事对手,仍然大搞航天计划,不放弃“星球大战”计划,其目的就是取得科技上的领先地位。这是大资本家、大公司也搞不了的,只有政府牵头,用国家财政(这是全国人民交的税)来搞。如果没有战争或战争威胁,政府就师出无名,于是要想法寻找一些由头。
军事科研带来资本主义国家科技的重大进步,但它是建立在仇恨、恐惧、眼泪和鲜血之上的,资金和物资浪费也极大,与人道主义精神背道而驰。
当年苏联米高扬访美时,美国记者故意问他,对资本主义的高技术、高生产力、高生活水平有何看法。米高扬回答:如果美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以美国现有的生产力,可以使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倍。
米高扬的话虽有夸张,却很有道理。说他夸张,因为他没有计算美国对别国的剥削。如果美国不剥削别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美国不会有现在这样富。同样的生产力水平,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会高于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是事实。我们将在另一章谈到。
三是改变了对殖民地的剥削方式,从“杀鸡取卵”变为“养鸡下蛋”,取得更大利益。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战”之前,各大资本主义国家都霸占着大片殖民地,进行直接统治和盘剥。“二战”之后,在社会主义国家影响下,殖民地人民纷纷要求独立,开展民族解放斗争。开头那十来年,宗主国极力反对,坚决镇压。后来发现,镇压是镇压不了的,而且占领殖民地、镇压殖民地人民的耗费太大,得不偿失,对宗主国纳经济不利。法国是个典型。“二战”之后十多年,法国老不放弃殖民地,先是陷入印度支那战争,继之又陷于非洲的阿尔及利亚战争,使本国经济落后于英国和西德。戴高乐总统审时度势,冒着法军兵变的风险,于1962年从阿尔及利亚抽身,让阿尔及利亚独立。从那以后,法国经济很快赶了上去。
近30年的世界格局是: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基本上都独立了,不再受宗主国直接统治,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又称“发展中国家”;但他们在经济上依附于原来的宗主国,或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政治上受到控制或操纵。西方发达国家不再以凶恶的直接统治者面目出现,而是以笑容可掬的“政治顾问、军事顾问、商人、金融家、企业家”面目出现在以前的殖民地,甚至还给这些国家贷款、投资和技术上的指导,扶持他们发展工商业,让他们生产原料、材料和初级产品,同时又成为推销西方商品的市场,然后在“自由贸易”中剥削他们。
从“杀鸡取卵”变为“养鸡下蛋”,是一大进步。西方少得骂名,少花军费,赚的钱更多。南方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多在南半球,所以又称“南方国家”)名义上独立了,自由了,发展了,却被“北方国家”(不包括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剥削得越来越穷。南北差距越拉越大。
据专家统计,世界上贫富国家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在各个时期如下:
工业革命之初: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1945年: 1:2
1965年: 1:20
1975年: 1:40
1980年: 1:64
1945年: 1:78
所以,“南北矛盾”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矛盾,可惜西方传播媒介甚少报道。这也是他们的“新闻侵略”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