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观(3)
2015-11-15 01:00
导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得好,可以增强人民的团结,促进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得好,可以增强人民的团结,促进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处理得不好,使矛盾激化,小事会变成大事,甚至酿成乱子,就会给我们的社会稳定和事业发展带来不应有的损害”(P218)。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最根本的途径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的利益需求。
(五)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注重实践效果和人民评判,把广大人民是否拥护、赞成、高兴、答应作为检验政策及其实践是否符合人民利益的根本标准
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这归根到底是个实践问题。广大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P638)。评判党的政策和工作,要以实践效果和广大人民的切身感受为依据。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P638)凡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都是人民拥护、赞成、高兴、答应的。在农村实行任何一项政策和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首先考虑是有利于调动还是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是维护还是会损害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是解放和发展还是会阻碍农村生产力,“这是我们制定农村政策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检验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P124-125)。
二、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基本特性
世界上宣示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比比皆是。自近现代意义的政党形成后,各政党一切为人民的口号大都言之凿凿、娓娓动听。但利益观宣示仅仅属于政党政治的表层,利益观本身及其与之相关的问题——政党的性质宗旨、思想基础以及传统作风等,则是政党政治的深层问题。在与资产阶级政党比较中探究这些问题,可以凸现我们党人民利益观的特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一)我们党的人民利益观是其性质和宗旨的体现,实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除了中国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我们党没有自身特殊利益
按阶级属性划分,世界上的政党主要分为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两大类。这两类政党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宗旨,由此决定了党的利益、阶级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的不同。
尽管不同的资产阶级政党可能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但总体上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对抗性矛盾,因而资产阶级政党利益、阶级利益与人民利益是根本对立的,人民群众成了资产阶级政党和整个资产阶级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曾对资产阶级政党在革命中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现象作过透彻分析:“它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它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有更多的联系,在当时存在的那些关系的压力下还不能够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P100)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而无产阶级的运动则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我们党是中国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唯一联系中国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政党。中国无产阶级(工人阶级)代表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自身解放过程也是一切劳动者解放的过程,并且只有解放全体劳动者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其根本利益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的历史命运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P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