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1)

2015-11-23 01:06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不仅要从经济、政治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不仅要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更要关注其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实际上包含着一个更深层次、更具普遍性和长远意义的“文化”建设问题。和谐社会是一种体现现代文明的社会理想,“和谐”是一种文化境界。一种和谐的社会状态,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和谐”这一新的社会价值取向。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进程中提出的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构想,即要形成和完善一套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其中,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包含人们的就业、收入、住房、医疗、分配等关系物质利益的民生问题,也包含人的素质、情感、道德等文化内涵。文化因素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
  
  1.从哲学内涵看,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之总和,同时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符号的物化状态。文化的基本存在形式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文化水准、精神气质和生活质量。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它融入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认同和向往。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出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形态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形态方面的内容。就思想观念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就制度规范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在和谐观念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设计和机制规范。
  胡锦涛同志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不仅涵盖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和谐,更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说,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基础上实现的全面和谐,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可持续性。从总体上说,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和谐。建设和谐文化,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2.从文化功能看,和谐文化是人的心灵所依附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内涵着人们共同的理想价值观念。人类需要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需要心灵的栖息地。满足人们心灵和精神的需求,需要丰富多样的文化供给,需要通过先进文化及和谐文化的引导,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文化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一个社会、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作为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是构建充满创造活力,协调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利益关系的精神基础。尤其当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情况下,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建设文明法制、稳定有序、谅解宽容的和谐社会的极其有效的途径之一。
上一篇:地方政府治理变革与公共服务有效提供的理论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