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马克思哲学(1)
2016-01-20 01:22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与时俱进的马克思哲学(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 内容 提要】本文揭示了与时俱进的四种基本内涵与形式,对
【 内容 提要】本文揭示了与时俱进的四种基本内涵与形式,对马克思 哲学 与时俱进的动因与内容进 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认为马克思哲学之所以重视与时俱进,主要是使自己的哲学具 有新前提、新内容、新形式、新 发展 和新形态,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的内容体现在 研究 主题、 理论 前提、哲学 方法 、根本原理、思维方式、 历史 视野、对资本主义命运的看法 和对共产主义看法所发生的转变等方面;最后指出要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重新认 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中国 化 问题 。
【关 键 词】与时俱进/马克思哲学/ 时代 性/创新
【 正 文】
从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一般 规律 来看,任何一种思想和学说体系都应与时俱进,与 时俱进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专利。然而,当一种思想体系被确立为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且 容易演变为教条主义时,当一个 社会 的创新精神被抑制时,强调与时俱进就是十分必要 的了。马克思的哲学本来就是与时俱进的,这是常识。但值得一提的是,以马克思主义 哲学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曾被某些社会主义国
家教条化,从而使 社会主义建设付出一定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体现时代的先 进性,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就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由 此,对马克思哲学的与时俱进品质进行研究,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就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与时俱进的内涵与形式
不应把与时俱进当作一种套语和口号,说得多做得少,而应深入研究与时俱进的内涵 、形式及其精神实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一)与时俱进的内涵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与时俱进的内涵作出了明确规定:“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 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P12)这里强调了时代性、规律 性和创造性。如果把这一规定转化为学术问题,从学术上加以研究,既需要解释和说明 ,又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发挥。由此我们认为:所谓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 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符合人性发展要求,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也就是反映时代精神。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所谓体现时代精神,就是要 抓住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且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普遍性的问题从空间上体现时代精神 ,长期性的问题从时间上体现时代精神,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从认识主体方面体现时代 精神。一般来讲,凡是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且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大都是时代精神的 反映。当今,我国各地都普遍意识到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培育具有创新精神 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重要性。这实际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精神 。
把握规律性。规律性都是以常规性、重复性、全局性的问题和现象表现出来的。凡是 经常、重复、全局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大都反映着其深层背后的规律。经常、重复和全 局出现的腐败现象,表明产生腐败现象的一个规律:没有制约的权力容易产生腐败。
符合人性发展要求。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反对讲人性论,认为人性论是资产阶级的专 利。近代资产阶级人性论确实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它用一般的人性维护资产阶级的“人 性”和掩盖个人的个性,用资产阶级的“人性”压制了无产阶级的“人性”;它设计出 了一套使个人服从工作规则的标准体系,但忽视了人本身的内在精神世界。然而,资本 主义社会也具有进步的一面,那就是它不断根据和反映人性发展的要求进行社会体系创 新,由此取得了很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认识到了人性问题的重要性,提出 要 分析 和研究现实的人性,并在某些方面强调要符合人性发展和人性化的要求。然而, 把符合人性发展要求作为一种理论和工作的原则、思路,还没有明确确立起来。其实, 符合人性发展要求,也就是不断根据人对自身利益、生存、发展的需求进行实践。这是 人在选择过程中必须坚持、遵循的一种价值取向和价值维度。因而,我们既强调理论和 工作要把握规律性,又强调理论和工作要符合人性发展的要求。这是对十六大报告所规 定的与时俱进的内涵的一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