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中天勤时代的中国证券审计市场(4)
2017-04-10 01:17
导读:注释: ①李爽和吴溪(2002a)曾对1998年末证券特许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至2001年末的证券审计市场相关政策进行了回顾与讨论,本文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
注释: ①李爽和吴溪(2002a)曾对1998年末证券特许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至2001年末的证券审计市场相关政策进行了回顾与讨论,本文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延伸。 ②第六批独立审计准则包括两个修订项目和一项新准则。两个修订准则主要针对审计报告和特殊情形(持续经营)作出,而新的准则主要规范前后任注册会计师之间的沟通。 ③《公然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表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证监会计字[2001]7号)。 ④按照严厉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目前的监管处罚形式有:撤销证券业务资格、暂停证券业务资格、没收非法所得、罚款、警告、通报批评、内部通报批评、监管关注。 ⑤我们以为,尽管近年来监管机构和行业组织加大了对审计师变更事件的关注、监管和***宣传,但始终未能对典型的恶性审计师变更事件实施有影响力的严厉处罚(包括查处上市公司的潜伏重大题目以及追究前任或后任审计师的潜伏审计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解释了为何恶性审计师变更事件的发生及其趋势始终未得到有效遏制。 ⑥例如,李爽和吴溪(2003)和陈旭霞(2005)分别提供了注册会计师的公司治理职能强于上市公司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证据。
主要 陈旭霞。2005.独立董事说不有信息增量吗?。中国注册会计师,4 李爽、吴溪。2002a.审计失败与证券审计市场监管-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思考。会计研究,2,28-36 李爽、吴溪。2002b.审计师变更的监管思想、政策效应与学术含义-基于2002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监管措施的探讨。会计研究,11,32-36 李爽、吴溪。2003.盈余治理、审计意见与监事会态度-评监事会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审计研究,1,8-13 李爽、吴溪。2005.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界鉴证报告的自我供给及其特征:经验证据。审计研究,1,22-31 美国审计总署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翻译。2004.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潜伏影响的法定研究。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