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思考(3)
2017-06-05 01:20
导读:四、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把握的几个 1.要把握审计时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有任期审计、离任审计、专项审计等形式。经济责任审计与干
四、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把握的几个 1.要把握审计时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有任期审计、离任审计、专项审计等形式。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治理相结合,时机把握不好,会导致审计意见执行难,造成“审用脱节”。从形式上看,应以任期审计为重点;从实施上看,不应固定时间,以确保审计的实效性。通过任期审计,对发现的题目及时给予教育、提醒和纠正,可避免到离任时算总账。对拟调整换岗的领导干部,党委要及时指示审计部分提前对其进行审计,根据审计结果再作决定。对任期较长的领导干部,可结合平时的年度考核、班子考核、群众来信等情况进行审计。 2.要突出审计重点。经济责任审计的终极目标是评价领导干部在财经治理上履行职责的情况,因而必须自始至终捉住经济责任这个重点进行审计,凡是与领导干部本人直接相关的经济事项都是审计的重点。对与领导干部本人密切相关的经济事项、领导干部负直接责任的经济事项应详查;对与领导干部无直接联系的经济事项、领导干部负主管责任的经济事项可以抽查。为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要适当扩大审计范围,通过全方位地审查了解,把握审计对象的综合情况。 3.要创新审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审计方法手段,服务与监视并举,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制度的要求。要推行双向承诺制度,被审计单位要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向审计组作出书面承诺,审计组要对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向审计部分作出承诺。要进步审计效率,坚持定期审计和离任审计相结合,进步审计的威慑力;坚持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方式相结合,力求形成多项审计成果;坚持现场审计与内查外调相结合,保证审计客观公正。要适时调整经济责任审计档案,待干部任期将满或即将调整时,及时整理拿出审计报告。 4.要搞好审计评价。必须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独立性原则。要排除一切外来因素干扰,独立行使审计监视权,实事求是地评价功过是非。二是谨慎性原则。坚持是什么就评价什么,审计什么就评价什么,审计多少就评价多少,并获取充足的审计证据或证实材料、资料;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具体事项、未经过审计事项以及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的审计事项均不作评价;对因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原因或受审计手段的限制不能实施的审计程序,审计组应当进行客观公正的陈述。三是客观性原则。应冷静地分析,用已把握的事实和数据说话,决不能主观臆断。 5.要形成审计协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性强,涉及面宽,工作难度很大。审计、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分,都承担一定的职责,有着紧密的联系。要把这项工作搞得扎实稳妥,卓有成效,各部分必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工作,齐抓共管。审计部分要发挥主体作用,尽职尽责地当好骨干,其他部分也要积极参与,选派业务强的职员参加。要充分发挥审计监视、组织监视、行政监视和司法监视的整体效能,德才优秀的要列进重点培养使用计划,成绩突出的要给予奖励,有严重违纪题目的要严厉处理,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 1.中共中心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 2.中心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
办公室。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知识问答。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