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中国资本市场审计诚信机制建立和完善(3)

2017-08-13 06:46
导读:二、审计诚信机制题目的分析 继“安然”事件之后,我国也发生了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件,尤以“银广夏”事件为典型。刹时间一片问罪之声展天盖地而来
  二、审计诚信机制题目的分析  继“安然”事件之后,我国也发生了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件,尤以“银广夏”事件为典型。刹时间一片问罪之声展天盖地而来,人们纷纷指责审计的败德行为,审计的老实、信誉都往哪里了?以笔者来看,审计诚信发生混乱,完全回罪于审计职员自身投机行为,似乎有些牵强,还需要从中国资本市场论起,由于资本市场才是影响审计诚信机制的关键因素。  制度经济学家已经阐述了若制度安排发生缺失,便会有可能发生一系列的机会主义行为。前已述及,我国资本市场机制作为一系列制度安排,运行有着很大的缺陷和不足,这就在根本上导致了审计诚信机制早晚会出现危机,因此,联系我国的资本市场,就会看到当前我国审计诚信机制危机的到来有着深刻的制度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资本市场定位不准直接导致了审计定位发生偏移  如上所述,我国的资本市场为了适应国企改革,为他们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而忽略了资本市场的关键功能。这种以牺牲资源优化配置为代价的资本市场制度安排使得审计监视机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就一般性审计而言,审计的独立性是不容置疑的,可是为了能让国企在资本市场上融通到资金,为国企改制服务,加之我国的审计部分是由原先的国企部分演化而来的,客观上与国企仍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联系,使得社会审计不得不为国企保驾护航,将审计独立性弃置于不顾,审计意见无法证实其报表正当、公允、一贯。因此,与其说审计监视机制不可信,还不如说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不可信更确切些。  (二)中、小投资者投资理念的偏差使得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也许道出了中、小投资者的心声。正是这种投资理念使得审计意见是否公允表达变得无足重轻,他们也无暇、也不必往辨别审计意见的真伪。最近实证分析也表明,固然审计主体出具的非标准无保存意见在逐年增加,但市场对他们虽发出的预警却没有作出预期的反应。另一方面,中、小投资者自动放弃对审计职员行为的监视,助长了审计职员机会主义行为的滋生、蔓延。既然审计职员不必对中、小投资者负责,那到不如主动往迎合大股东以及经营者,由于那样做会对自己有利可图,也不必往考虑是否有风险。这种不顾道德风险的“投机心理”使审计的诚信在审计职员的脑中慢慢的被腐蚀、腐化,并终极出现了诚信危机。  (三)公司治理结构的治理不力使审计的存在失往条件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关于公司相关利益人相互约束、相互制衡的制度安排。通过股东、债权人、董事会、经理层及职工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公司能够高效运行,进步资源的使用效率。但是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仍然存在制度缺陷,造成了大所有者缺乏人格化代表、中小投资者不关心公司治理、债权人游离于公司治理之外、董事会形同虚设、无人监视经营者的怪现象。因此,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还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缺陷,也是将来公司治理的治理重点。审计的出现源于受托责任,是审计主体接受委托人(主要是股东)的委托对审计客体(经营者)开展的一系列审计活动。但在这种状况下,由于经营者扮演双重角色,使得委托人和审计客体同质,审计对委托人的责任成了对经营者的责任,审计成了自己审自己的无用活动,受托责任己变得有名无实。既然受托责任已经缺失,出现审计诚信危机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审计主体的行为本身不科学  根据心原理,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而动机又有其产生的基础,基础之一是内在需要,之二是外在影响。动机所产生的行为有特定的目标,这种目标一旦得到实现,便会产生新的动机;若目标未能实现,便会调整需要,调整动机。例如审计职员接受审计委托就是由于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这是业务正常发展表现。当被解除业务约定时,审计主体也可以在股东大会进行申辩,行使权利以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当然产生审计行为还需要外在影响,是内在需要和外在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各种审计关系行为人具有自身特定的利害关系,产生审计主体行为的动机便因人而异(有些可能是不公道的),由此产生的审计主体行为可能就不公道。在“银广夏”事件中,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置审计规范和职业道德于不顾,为委托人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即属这种行为。笔者以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核心题目是在于审计激励机制的落实有偏差。审计主体缺乏有效的手段往引导审计客体予以积极配合。同时,审计激励夸大的是精神激励,面对审计客体对审计主体的物质诱引,审计激励机制很轻易被物质利益所沉没。  再有,对“公平理论”的误解是审计主体行为不科学另一因素。“公平理论”的关键含义是:一个人对其所得的报酬是否满足不是只看其尽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或比较,分析相对值。假如比率相等,则公平公道,从而感到满足,心情愉快,工作尽职尽责: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不满足,进而影响工作情绪,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银广夏”事件只是冰山露出一角,笔者相信还有诸如很多此类案件的发生,这些案件有可能会被查出,但大部分都已经永远的销声匿迹了。没有被查出违规审计主体还将会继续存在,这种现象的存续必然使得不愿意违规审计主体有心理失衡的表现,由于即使违规也不会受到惩罚或对其惩办本钱过低。于是越来越多为了追求“公平”的审计主体出现,为了寻找心理平衡,大家都纷纷效仿,造成了“劣性道德”驱逐“良性道德”的现象。可以说,这种花车式示范效应的蔓延对审计主体在心理上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对审计市场的秩序具有严重的消极影响。
上一篇:网络审计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