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资本市场审计诚信机制建立和完善(6)
2017-08-13 06:46
导读:(八),建立健全审计质量保证体系,进步审计信息的有效供给能力 不问可知,产品质量是任何组织关乎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尤其对审计而言,审计质
(八),建立健全审计质量保证体系,进步审计信息的有效供给能力 不问可知,产品质量是任何组织关乎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尤其对审计而言,审计质量就是审计主体的生命线,审计质量的重要性更见一斑。现在关于如何进步审计质量的论断颇多,而且也相当深刻。笔者以为,审计质量保证体系是审计主体降低审计风险,满足社会公众所不可或缺的。审计职员应参加全面质量治理、对审计职员的行为实施全方位质量监控。的关键是采取何种标准以公道监控审计职员的行为?在此,笔者以为是否可以采取鉴戒国际标准化组织(1SO)颁布关于质量治理和质量认证的系列标准以指导审计工作,由于IS09000认证系列己在具体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演化成为供给方质量保证体系的统计标准,审计主体作为信息的供给者,若结合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引进此认证标准,必然有益于保证审计质量,进步审计信息的有效能力。从逻辑上讲,审计质量得到保证必然使社会公众对审计主体产生认同感,从而进步审计主体的社会公信度。由此可以看出,审计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必然将极大地促进审计诚信机制的建立及完善。
(九)进一步拓宽营销理念,努力降低审计主体整体风险 依据市场营销学原理,企业的利润及其他目标能否实现,企业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终极都要取决于消费者或用户是否购买该企业生产的商品。审计所提供的产品是审计主体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审计主体若想在市场竞争中稳住脚跟,除了保证财务报表审计的传统领域外,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满足客户需要还应不断开发新“产品”(诸如能源审计、经营审计等项目,甚至可以仿效英国的民间审计主体对公共部分进行定期审计),由于新产品的开发,有利于审计主体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现今条件下,我国审计市场仍然大部分以传统审计业务为主业,部分审计主体的审计风险不断积累、沉淀,终极变成现实的损失。新产品的问世、不同产品的营销组合将有效地抗拒审计市场风险。随着审计主体整体风险的降低,社会公众将逐渐恢复对审计主体的信心,并逐渐与之建立更亲近、更耐久的关系。 制度经济学已经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存在制度缺陷将会有十分不利的后果,委托一代理题目和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正是制度缺陷的重要表现。在现今的资本市场条件下,由于资本市场制度安排存在严重的客观缺陷直接影响了审计诚信机制的建立、完善。为了能够培育健康的、科学的审计诚信机制,就要有一个健康的、科学的资本市场土壤作为依托。同时,审计主体还要加强自身文化制度建设,根据不断变化的资本市场环境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拓宽自己的职能,实现审计主体和资本市场互动,并辅之以相关的法律约束,加大违法本钱,杜尽审计主体机会主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