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资本市场审计诚信机制建立和完善(4)
2017-08-13 06:46
导读:三、对我国审计诚信机制建立、完善的理性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审计诚信机制建立与完善与我国资本市场运行情况息息相关,紧密相联,两者
三、对我国审计诚信机制建立、完善的理性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审计诚信机制建立与完善与我国资本市场运行情况息息相关,紧密相联,两者是因果关系,资本市场作为一个宏观大环境决定审计诚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同时审计诚信机制又反作用于资本市场,推动资本市场向前发展。审计诚信题目的出现源于资本市场运行不规范,相关法制建设也相对滞后。笔者以为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求审计诚信机制的建立及完善:
(一)校准资本市场的发展思路,重新对其正确定位 审计诚信机制的缺失实际上是我国资本市场定位不准的诸多衍生品之一。因此,若想真正建立审计诚信机制就必须有效根治资本市场的定位缺陷。资本市场尽不是为国企“扶贫救灾”或“迅速致富”的场所:它的终纵目的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公道竞争,在全社会内实现帕累托最优:它的责任是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鉴于此,必须变迁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将原先意义上的国企筹资市场尽快转变成为投资者投资市场的全新的制度安排,新的制度安排必须要扭转资本市场监管的价值取向,根除市场的“政策性”特征,保证市场的效率和公平。而这必然有助于审计功能的充分发挥,为审计诚信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功能 不问可知,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审计诚信机制的建立起着特殊的作用。“内部人控制”现象是转轨国家的共同特点,我国现正处于过渡经济状态中,所有者缺位现象仍比较普遍。这种情况已经关乎到审计的存亡,由于受托责任假设的打破已经是审计的灵魂一独立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没有了独立性,审计的诚信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审计诚信机制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公司治理基础之上。 在公司治理外部,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法人股依然缺乏活动性且集中度高,公司治理的弊端由此而显现。因此,未来的公司治理结构必然应朝着股权多元化方向,尽快通过各种可行的渠道让国有股、法人股参与流通。 在公司治理内部,应进一步完善组织结构的改革,建立监事会制度以及审计委员会制度,并将内部审计的职能直接受控于它们之下。审计地位的提升无疑会进步内部审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审计的独立性。 还有一点必须要提及的是,由于公司的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有着直接的,我们尽不能忽视除股票市场的其他融资来源。现阶段我国的公司融资渠道主要还来自于银行贷款,因此必须让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让银行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我国的融资方式与德日两国颇为相近;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鉴戒他们的“主银行制”及“全能银行制”的公司治理特点,充分发挥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相机处理功能。 实在,刚才所阐述的从根本上就使所有者具备人格化的代表,使审计的存在有了制度条件,审计三方相互制约,保证审计的独立性不受损害,并从外部监视审计主体行为,防止审计主体机会主义的发生。在内部,着重从进步内部审计独立性角度出发,重新打造公司治理内部环境。在制度上为审计诚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
(三)转变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培育多极投资主体 成熟的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竞争公然性、信息透明性等特点市场。但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大部分中小投资者由于投资理念没有理顺,并不关心公司的经营状况,而只关心股价的走势,一味的注重股价只会让投资者自己误进歧途。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趋于完善,股价将于公司的经营治理业绩息息相关。因此,中小投资者若想使自己的利益保值增值就应参与公司的经营治理。 现阶段,我国的投资主体仍然单一,机构投资者发展仍然缓慢。为了能够造就一个充分竞争的资本市场环境,就必须引进多种投资主体以利于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小投资者由于资本有限,所以他们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公司治理中,能量都相当有限,而机构投资者有着较雄厚的资金支持,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将起着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阶段,理性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各类报表、审计报告的有所了解。一方面,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投资者作为外部信息需求者,想全面了解和把握的全部动态是困难的,本钱也是高昂的。而通过此类方式既可以了解公司的基本动态,又降低了信息搜寻本钱。另一方面,若把握真实、可靠的信息确是投资者需求的话,投资者必然会千方百计地监视信息提供者的行为,审计主体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鉴证审计客体的会计报告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正当、一贯,故此,投资者完全可以通过对审计主体的监视了解公司的运行状况。同时,投资者必然会对审计主体的资信度、老实度有所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