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对权力监视制约的实践与思考(5)
2017-08-27 01:44
导读:(三)进一步加强审计建设。建立一套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监视有力、服务到位的内部审计体系。首先,在队伍建设上。建立健全考核、教育、培训和监
(三)进一步加强审计建设。建立一套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监视有力、服务到位的内部审计体系。首先,在队伍建设上。建立健全考核、教育、培训和监视机制,实行任职资格制,努力进步和激活内审职员宏观思维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在制度建设上。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工作行为,研究制定责任追究、回避等制度,完善内审制度体系。第三,在审计方法和内容上。坚持对税收行政治理权和税收执法权监视并举原则,要在抓好现有各项目审计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探索“领导干部期中经济责任审计”、“税收执法活动审计”和投资、重大决策以及绩效审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
规章制度,逐步拓宽审计监视面,以实现由传统审计向诸多审计方式结合及并存发展转变,积极试行抽样审计、投递审计等新的审计方法。第四,在审计技术手段上。围绕税收征管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和财务治理电算化,加快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行机辅助审计,研究开发审计软件,进步审计手段的科技含量。第五,在质量控制上。完善审计复核和质量检查制度,加强项目审计各环节质量控制。建立内审职员岗位责任制和审计项目负责制,将责任考核同收进和晋级挂钩,严格质量责任过错追究。第六,在进步审计效果上。健全审计意见落实的跟踪问效制度、定期反馈制度和审计成果利用制度,切实抓好审计意见落实,充分利用好审计成果。
(四)拓展审计内容,扩大监视制约面。根据内部审计的功能及特点,尽快建立完善对税收执法权审计制度,以加强对征收系统核算水平的审计(主要审查有无弄虚作假,混级、混库、混税种以及隐瞒欠税等题目);对治理系统治理水平的审计(主要审查治理范围是否全面,治理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对稽查系统稽查质量的审计(主要审查选案的公道性以及自理程序的合规性,处罚的正当性和规范性,执行的有效性等),并且这一手段在运用上主要通过对税收会统凭证、帐簿、报表及其他税收计会统、征管等资料的审查,以查错纠弊及作出评价,其得出的结论更全面、正确、客观,能有效避免其他监视方式在这方面存在的缺陷。从而形成行政监察、税收执法专项检查和税收执法审计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立体税收执法监视制约体系,以切实有效地监视税务机关和税务职员严格依法行政。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五)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首先,完善经济责任
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全面、客观、的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其次,从真实性进手,以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以重大经济决策为重点,充分运用各类审计成果,采取多种审计方式,对各项指标进行认真的审计核实。从正当性进手,突出考察遵纪遵法情况,重点检查决策和治理权运用其程序与内容的正当性。从效益性进手,突出科学的发展观,重点审计评判领导干部是否科学理政。第三,加大领导干部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强化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视制约。
(六)围绕中心,切实避免“两张皮”。税务系统内部审计是为税收大局服务的,必须紧密围绕税收工作中心,立足税务事业的发展求发展,切实避免实际工作中一定程度存在的审计与税收工作“两张皮”现象。为此,要在税收工作大局中找准位置,有效服务依法治税和从严治队。首先,依法治税需要强有力的监视制约机制加强对执法权的监视制约,内部审计应积极配合其他机制,检查纠正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题目,并将把握的信息加以提炼,供领导强化依法治税决策。其次,从严治队重在内部治理与监视,内部审计作为与治理相适应的监视制约机制,是从严治队的重要举措施,必须对每项治理及环节都有效发挥监视制约和促进作用,这样审计工作才有活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