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网(4)

2013-08-03 01:13
导读:人文研、1989);《中国古代科学史論續篇》(与田中淡合编、京大人文研、1991)等。 山田的中国科学史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与中国科学相关
人文研、1989);《中国古代科学史論續篇》(与田中淡合编、京大人文研、1991)等。
  山田的中国科学史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与中国科学相关的思想史乃至史的研究,即科学思想史和科学社会史的研究。第二是与中国相关的学说史研究。山田认为:现在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借用生态学的词汇来说:不仅要搞清生存在这片森林里的各种生物共同体,更要搞清包括无机在内的生态环境。我们一边要学习学和、学和人类学等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学问;一边还应该把握那些支持人类各种活动、并且同时又作為人类活动一个领域的科学史的发展演变过程。我们的研究意图首先是:第一、考察历史对各个时期的科学家给予的社会地位及其评价。换言之,通过那些对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古代科学家的个人经历,来重新看中国科学历史的发展。第二、研究科学家的活动和他所处的时代以及社会制度的关系。他认为中国科学史的研究不是通过对个别的学科史或学说史的研究来完成,而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种人文活动的科学历史来看待。
  山田基于上述认识对中国科学思想史、科学社会史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他在《朱子の自然学》一书中通过宇宙论、天、气象学方面的考察后发现: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中的自然学性质。山田在《授時曆の道》一书中阐述“科学与”基调的同时,在读者的眼前再现了代表中国天文学最高水平的元代授時曆及其古代官僚制下的科学以及科学家集团的历史场面。山田的这两部著作在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领域中,是最早的涉及思想史、社会史方面的专著,受到了很高的评价。此外,山田在中国医学史方面的研究也具有独到之处。中国的古典医书的编纂方法一方面延用前代的文献和成果,一方面增加了新的知识与认识。所以,中国古代医书中有很大部分是前代文献的引用。这使医学知识的继承与成为可能。但是,这种编纂方法存在着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缺乏对医学理论的传承以及相互关系的阐述。这样就造成了对唐代以前的医学著作的成书年代以及医学发展的传承关系理解上的困难,特别是判断医书中记载的各种医学技术的出现年代更属不可能。直接与中国医学形成有着重要关系的三国时代以前的医书经典的记载方法也是如此。因此,山田首先对中国医学的形成阶段进行了研究。促使他开始中国医学学说史研究的契机是马王堆医书的发现。山田在《伝統医学の歷史と理論》(《東洋医学入門》讀賣社,1991)中这样写道:“汉代以前编著的医学书乃至有关医学方面的文献一本也没有留下,因此如何认识中国医学起源的问题,始终是一个谜。但是,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医书终于为我们带来了一线光明。于是,中国医学的起源也随着一点点出现在我们眼前。”山田将马王堆出土医书与《黄帝内经太素》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关于中国医学史的形成过程。他认为:在战国末期,正式出现了鍼疗法。到了汉代,则进一步形成了以鍼疗法为中心的医生集团和学派,在两汉之际,中国的医学体系基础正式形成。随着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物学也建立了。东汉末期张仲景将药物疗法应用于医学并使之系统化,撰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山田在中国医学的起源和形成方面做出的研究为这个领域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山田调离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以后,田中淡继续组织了中国科技史共同研究班,开始了涉及中国古代技术方面的研究。田中淡的代表作主要集中在古代建筑史方面:发表了《中国の传统的木造建筑》(《建筑杂志》1214、1983)。《中国建筑史の研究》(弘文堂、1989)等论著。田中淡的研究先后受到东京大学太田博太郎的近代建筑史学和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林巳奈夫文献实证的中国考古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自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
  现在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征:一是研究者的数量大为增加;二是研究题目的多样化。它反映了中国科学史的研究在日本的中以及中国史学界所占有的重要位置。导致这一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与发达时期的研究积累和李约瑟以中国科学为中心的文明论研究的影响密切相关。其中,在将李约瑟的研究成果介绍给日本的过程中,学者们了以下的著作:
  薮内清、東畑精一监译《中国の科学と文明》11卷(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7vols,Cambrdge,思索社、1974-1980)。
  山田慶兒译《東と西の学者と工匠》上下(Clerks and Craftsmen in China and the West,Cambridge,河出书房新社、1974-1977)。
  橋本敬造译《文明の滴定》(The Grand Titratien;Science and Society in East ant West,London,法政大出版会、1974)。
  牛山輝代译《中国科学の流れ》(Science in Traditional China,Hong Kong,思索社、1984)。
  现在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者有很多人致力于研究中国科学思想史。他们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近代以前的科学知识的历史分析来看中国文明的本质。这些研究主要偏重于医学和历算学方面。在对中国医学的思想史研究以及医学和养生学方面主要有以下的一些成果:
  村上嘉實《汉墓新発現の医書と抱朴子》(《東方学報》京都53、1981)。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村上嘉實《“黄帝内経太素” と思想》(《東方宗教》71、1988)。
  村上嘉實《黄帝内経太素の医学思想》(山田慶兒編《中国古代科学史論》,京大人文研、1989)。
  吉元昭治《道教と中国医学》(《道教2》平河出版社、1983)。
  加納喜光《中国医学の誕生》(東大出版会、1987)。
  石田秀實《気·流れる身体》(平河出版社、1987)。
  林克《黄帝内経における陰陽説から陰陽五行説への変容》(《大東文化大学汉学会誌》30、1991)。
  高橋胱正《漢方の認識》(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69)。
  丸山敏秋《黄帝内経と中国古代医学》(東京美術、1988)。
  坂出祥伸《中国近代の思想と科学》(同朋舍、1983)。
  坂出祥伸《中国古代養生思想の總合的研究》(平河出版社、1988)。
  坂出祥伸監修《中国古代養生叢書》(谷口書店、1988)。
  另外,从事中国的历算学思想史方面研究的学者也有很多。中国古代经学中的一个主要部分是历算学,最早涉及这一研究的学者是薮内清。此后,川原秀城在薮内的基础上将研究的角度进一步扩大,从分析历算学的角度开始研究经学,先后发表的成果有:《三统曆の世界----經学成立の一侧面》(《中国思想史研究》1、1977);《戴震と西洋曆算学》(《中国思想史研究》12、1989)。川原的研究搞清了经学规范对历算学的制约以及历算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经学所产生的影响。使用同样研究方法的还有堀池信夫《汉魏思想史研究》(明治書院、1988);武田時昌《緯書曆法考》(山田慶兒編《中国古代科学史論》、1989)。長谷部英一《魏晉南北朝の暦論》(《研究》3、1991)等。关于历法方面的研究还有小川晴久《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地転(動)説の成立》(《東方学志》23、24,韩国延世大学校国学研究院、1980)。中岛隆蔵《何承天と祖冲之》(《集刊東洋学》35、1976)。新井晋司《曆法の発達と過程》(《東方学報》京都62、1990)等。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此外,在科学与思想方面进行的研究也有不少,具有代表意義的论著有:
  寺地遵《沈括の自然研究とその背景》(《広島大学文学部紀要》27-1、1967)。
  水上静夫《中国古代の植物学の研究》(角川書店、1977)。
  東条荣喜《中国論史の伝統》(海鳴社、1983)。
  小林清市《陸疏の素描》(《中
上一篇:《岳阳楼记》的政治文化内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