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明代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开发的历史思考(2)

2013-08-20 01:03
导读:、甘肃的屯田⑾。成化三年(1467年),右都御史张蓥巡视宁夏,曾导黄河之水,灌溉灵州屯田七百余顷⑿。弘治八年(1495年),宁夏巡抚、都御史王殉,又请发
、甘肃的屯田⑾。成化三年(1467年),右都御史张蓥巡视宁夏,曾导黄河之水,灌溉灵州屯田七百余顷⑿。弘治八年(1495年),宁夏巡抚、都御史王殉,又请发卒于灵州金积山河口开渠屯田,调发军民进行耕种,得到孝宗的同意⒀。弘治十四年(1501年),尚书秦絃总制三边军务,见固原以北,“延袤千里,闲田数十万顷,旷野无边,无城堡可依”,遂建议于花马池以西至小盐池间的二百里地中堡寨,募人屯田,固原以北各处亦各筑屯堡,募人屯种。并预算这些土地开垦之后,每岁可得赋粮五十万石,按每顷每年上交粗米五石计算,大致可得土地十万顷左右。后秦纮在这一带修筑“诸边城堡一万四千余所,垣堑六千四百余里”,使固原成为西北重镇,也使这一带的土地全部得到开发⒁。嘉靖
————————
① 《明经世文编》卷359。庞尚鹏《清理延绥屯田疏》。
② 《明经世文编》卷358,庞尚鹏《清理蓟镇屯田疏》。
③ 嘉靖《宁夏新志》卷1《宁夏总镇·建置沿革》。
④ 《明史》卷77《食货一》。
⑤ 嘉靖《宁夏新志》卷1《宁夏总镇·五卫》。
⑥ 《明史》卷134《宁正传》。
⑦ 弘治《宁夏新志》卷之上《田赋》。
⑧ 《明史》卷44《何福传》。
⑨ 《续文献通考》卷14《田赋考·屯田上》。
⑩ 《明史》卷77《食货一》。
⑾ 《明史》卷9《宣宗纪》。
⑿ 《明史》卷185《张悦传附张蓥传》。
⒀ 《明史》卷88《河渠六》。
⒁ 《明史》卷178《秦纮传》。

九年(1530年),周尚文为宁夏总兵官,亦曾在此“浚渠开屯,军民利之”①。据不完全,只嘉靖十九年(1540年),宁夏五卫的屯田已达1.38万余顷②,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右都御史贾应春又在花马池一带开屯田两万余顷,边人赖之③。如果连秦纺在固原一带所得的十多万顷土地计算在内,则明代宁夏屯田可达13万多顷,成绩是相当可观的。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甘肃地区的屯田活动早于宁夏。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即下令,命陕西、临洮、岷州、宁夏、洮州、西宁、甘州、庄浪、河州、甘肃、山丹、永昌、凉州等卫军屯田④。其后因为“空边”,宁夏府被撤⑤,屯田活动未能及时展开。而甘肃、西宁等卫的屯田活动却未曾因此而受到任何的影响。洪武三年(1370年),宁正为河州卫指挥使,当时河州城邑空虚,土地不耕。宁正到任后,忠于职守,“勤于招徕”,以屯垦为务,四方百姓纷纷来投,于是宁正组织百姓,在河州引水灌田,开屯田数万顷,兵食饶足。几年之间,“河州遂为乐土”⑥。宁正在河州垦种虽无具体数字,但能使城邑空虚的河州,在几年之间变为百姓向往的“乐土”,其生产当是十分兴盛的。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政府又“遣陕西西安右卫及华阳(应为“阴”之误)诸卫官军8 000余人往甘肃屯田”并且“官给农器谷种”⑦。二十八年(1395年)明太祖十四子肃王朱模就藩甘州,理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卫军务。三十年(1397年),太祖又命其亲理甘肃屯政⑧。时甘肃屯军33 500余人,屯田1.63万顷⑨。永乐十二年(1414年),甘肃总兵官费)真真看到凉州尚有很多闲田未被开垦,就请求朝廷在此实行军屯,得到成祖的同意⑩。成化十二年(1476年),巡按御史许进上疏说河西十五卫,东起庄浪,西至肃州之间二千里内的水利设施,多为势家豪强所侵占,请求派官员专理此事。朝廷对此非常重视,诏命屯田佥事官专理这一地区的屯田水利之事⑾。明代每卫有兵5 600人,十五卫共有84 000人,按边地三分戍守、七分屯田的比例推算,共有58 800人从事屯田活动。再按每人50亩的定额,则这十五卫可垦田3 000顷左右。嘉靖初年,右佥都御史刘天和主持甘肃屯田之事,请求让甘肃丁壮及山陕流民在近边之地耕种,这一建议得到朝廷同意,其后又在各边境卫所推广,加强了边境屯垦的力度,使得“屯利大兴”⑿。嘉靖八年(1529年),朝廷又下诏,令甘肃等边对于统领所管的步兵,供给牛种农具,使之垦辟屯田,水地三年后起科,山地永不起科⒀。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右佥都御史杨博巡抚甘肃,又在甘肃“大兴屯利,请募民垦田,永不征租”⒁。在明朝政府和戍边将士的辛勤经营下,至万历十一年(1583年),甘肃屯军已拥有屯田4.59万余顷⒂。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
① 《明史》卷211《周尚文传》。
② 嘉靖《宁夏新志》卷1《宁夏总镇·五卫》。
③ 《明史》卷202《贾应春传》。
④ 《续文献通考》卷14《田赋考·屯田上》。
⑤ 嘉靖《宁夏新志》卷1《宁夏总镇·建置沿革》。
⑥ 《明史》卷134《宁正传》。
⑦ 《明太祖实录》卷207,洪武二十四年二月己未。
⑧ 《明史》卷117《诸王二》。
⑨ 《明太祖实录》卷249,洪武三十年正月戊辰。
⑩ 《明史》卷155《费璩传》。
⑾ 《明史》卷88《河渠六》。
⑿ 《明史》卷200《刘天和传》。
⒀ 《明会典》卷202《工部·垦殖》。
⒁ 《明史》卷214《杨博传》。
⒂ 万历《陕西通志》卷10《屯田》。

相比之下,西宁地区的屯田活动则远比不上宁夏、甘肃。洪武年间,未见有西宁屯田的记载。永乐中,史昭驻守西宁,因其地处边鄙,风俗剽悍,卫兵主要用以镇守,无法开展屯田之事,至宣德年间,卫军们仍是以守卫为主,无暇耕种。仅以军卒家属700多人进行耕种,满足卫军口粮而已①。至明中期,整个西宁卫的屯田仅有960余顷②,无法和宁夏、甘肃相提并论。

总之,明代西北黄土高原和宁青甘地区的军屯规模是相当可观的,明后期万历年间,全国共有屯田64万余顷③,西北地区即有16万余顷④,相当于全国的1/4。

除军士屯田外,明代宁青甘地区的民垦土地也为数不少,据史籍记载,嘉靖年间,灵州千户所管辖下的瓦渠等地有四里之民,垦田395.75顷⑤;平凉、庆阳、临洮、巩昌等府共有田地9.34万顷⑥,连瓦渠民田计算在内,共有民田9.38万余顷。到万历年间,民田的数量又有增加。上述诸府州中,除灵州千户所管辖下的民田数量不详外,其余平凉等四府民田增至27.71万余顷⑦,是嘉靖年间的3倍左右。这些民田加上宁青甘三处军屯的16万余顷,则明代西北地区共开垦耕地40多万顷,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
① 《明史》卷174《史昭传》。
② 嘉靖《陕西通志》卷34《民物·田赋·附屯田》。
③ 《明史》卷77《食货一》。
④ 万历《陕西通志》卷lO《屯田》。
⑤ 嘉靖《宁夏新志》卷3《所属各地·灵州守御千户所》。
⑥ 嘉靖《陕西通志》卷34《民物·田赋》。
⑦ 嘉靖《陕西通志》卷9《贡赋’。


二、明代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成绩和后果

明代西北地区的农业开发,使得元末明初西北的残破之状迅速得到恢复,人民安居乐业,秩序稳定,这种局面又促进了当时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军队的屯田对巩固和稳定西北边防也起到很大的作用。明代九边中有四边都在西北地区,驻扎着相当数量的军队,这些军士的粮饷如果都从内地转输的话,耗费的物力当不在少数。这无疑又要加重人民的负担,引起社会反响,很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不安定。而屯田活动的展开,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西北四镇屯边军队所需的755 000石粮食和6 407 000束马草完全自给,还可给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赋,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崇祯时兵部尚书王洽在和皇帝谈及边防之事时,认为明初朝廷养兵百万,而国家无一钱之费,都是得益于屯田的结果,是对明代屯田活动的直接肯定。其它史籍上也多次提到屯田成为“军民赖之”、“边境赖之”的对象和屯田活动使得“民益不困,而军饷亦饶”等等的说法,就是很好地说明。另外,在边地屯田,使得农耕不断向四周扩展,也是扩大农耕文化影响,促进边境繁荣发展的极好措施。所以无论是明代西北地区的民垦还是军屯,其意义都是不可低估的。

上一篇:重建当代文论话语的基点在哪里 下一篇:七十年代以来湖北出土秦汉简牍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