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明代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开发的历史思考(5)

2013-08-20 01:03
导读:编》卷63.马文升:《清屯田以复旧制疏》。 ⑦ 如甘肃靖虏卫屯军耕种数额即达200亩,见《明经世文编》卷359,庞尚鹏:《清理固原屯田疏》。 其三是开
编》卷63.马文升:《清屯田以复旧制疏》。
⑦ 如甘肃靖虏卫屯军耕种数额即达200亩,见《明经世文编》卷359,庞尚鹏:《清理固原屯田疏》。

其三是开发和保护并举。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开发就意味着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这是任何时候也避免不了的。但如果能在开发的同时重视环境的保护。当不至于酿成太严重的后果。前面提到的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也应看作是一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尤其是栽植树木,更是保护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措施。这点不惟今人明白,明代人也是意识到了的。如吕坤曾经明确地指出,植树造林可“省百倍之劳,无一钱之费”之利,只需5—7年之功,等30年之后,则可享干百岁之利。并一再呼吁要禁砍伐、勤栽植①。庞尚鹏也呼吁为了子孙万世之计,要严禁砍伐,广为栽植,从边防着想,也是以“植木为急”。并提出具体栽植设想,要求各督抚衙门及各兵备道官员,“各照原分之地,凡边墙之外,山崖空旷之处,广种树木,如榆柳之类,皆易生之物;如枣柿之类,皆北土所宜。彼此联络,各横阔十余里,每年以种木多寡为边功之优劣”进行考核,对那些故意樵采、破坏林木者,“民则引例发遣,军调发烟瘴之地”,对于所部将官,不能严禁砍伐的,也要“一体重究”。这样一来,则数年之后,就可“千里成林”,“其利比于筑长城,其势比于十万师,其险比于山川丘陵”,屯田既可保障,亦使“虏人绝南牧之路矣”②。这种想法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可惜不为时人重视,未能付诸实施,否则,今天我们面对的可能就不会是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和贫穷落后的西北地区了。

明以后至今几百年间,西北地区的开发从未中断,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据内蒙古自治区区委党校孙兆文、夏连仲同志的,目前的内蒙古地区,从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南部、阴山山地、乌拉山山地和伊盟东部的天然次生林在数十年内遭到很大破坏,导致严重水土流失。其具体流失量已达18.6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5.28%,年损失土壤肥力相当于60万吨化肥。大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的内蒙古草原,由于毁草开荒,大量樵采沙蒿、林木,造成草场退化、沙化加剧。草场退化已达2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可利用草场的39.37%。土地风蚀沙化74.36万平方公里,严重沙化占全区总面积的20%,每年以2%以上的比例扩张。面对这种怵目惊心的事实,他们认为“内蒙古生态环境恶化,给当地蒙汉各族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难,对华北、东北、西北生态环境也构成巨大威胁”③。上述这一现象不光是内蒙古,在整个西北地区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类似情况在国外也不鲜见。如美国从独立到19世纪末,也对其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垦殖和开发建设,这种开发激发了美国人的热情和创造力,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使美国迅速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强国。然而,美国的这一成就也是以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这在美国的农耕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如美国南部长期经营棉花,在地力耗竭之后,即弃之不用,然后再向西推进。南部种植棉花,为北方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向西推进的战略方向也不容否定。但这种做法也使得被抛弃的土地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据美国农业部的资料,平均每英亩作物流失的土壤是:“棉花19.9吨,高粱12.8吨,玉米7.6吨,小麦6.5吨”④。水土流失后的西部大平原变成了沟壑纵横的劣地,至今仍历历在目。这种情况如不迅速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后果也将会越来越严重。回顾明代西北地区的屯田活动、近代美国西部的经济大开发,都给后人留下许多值得汲取的教训。
——————————
① 《明经世文编》卷416,吕坤:《摘陈边计民艰疏》。
② 《明经世文编》卷357,庞尚鹏:《酌陈备边末议以广屯种疏》。
③ 《光明日报》2000年11月3日,《建设中国北方生态屏障的构想》。
④ 转引自《光明日报》2000年5月19日刘卫井:《美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上一篇:重建当代文论话语的基点在哪里 下一篇:七十年代以来湖北出土秦汉简牍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