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个性化信息资源组织的拓展模式(1)

2015-02-16 01:39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个性化信息资源组织的拓展模式(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随着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信息资源组

   随着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信息资源组织也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虚拟图书馆、学科信息门户、数字图书馆、个人数字图书馆等个性化色彩较强的信息资源组织模式。本文在总结了个性化信息资源组织的特点后,研究了个性化信息资源组织的拓展模式。

      1 个性化信息资源组织的特点

    在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过程中,如何使纷繁无序的信息资源逐步向有序化、便于用户索取的理想状态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随着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勃兴,信息资源组织也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呈现出内容揭示深入化、组织方法多样化、用户界面可视化、资源与服务集成化等特点[1]。
    1.1 内容揭示深入化
    信息组织的对象不仅仅停留在对信息特征的描述,而且深入到知识单元,扩大标引广度,增加数据库的标引深度,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分析与描述来揭示与织织信息资源,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目前的趋势之一是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通过归纳学习、机器学习、统计分析等方法得到数据对象间的内在特性,据此采用信息过滤技术提取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或者更高层次的知识和规律。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推送技术也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挖掘与深层次揭示,不断更新用户的资料库,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信息资源组织的发展方向越来越面向知识,而不单单是数据。信息资源组织的目的是向用户提供便于利用的、可以利用的、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的序化的知识,实现从信息层次到知识层次的根本转变。知识组织的原理与方法更多地应用于个性化信息资源组织。
    1.2 组织方法多样化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除了面向内容的信息资源组织以外,还出现了面向对象的信息资源组织。面向内容的信息资源组织是目前主流的信息资源组织方法。它关注于面向学科(专题)的资源如何组织与发现。其中,相对于大型的综合性网站而言,对某专题信息进行集中而深入揭示的学术信息门户(Scholarly Portal)是目前发展较快的领域。
    面向对象的信息资源组织方法“就是以对象为中心、为出发点的方法”,“对象就是我们在问题空间中要考虑的那些人或事物。”用户希望有一个系统能直接、深入、有效地支持其检索、处理和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基于用户的数字图书馆和个人数字图书馆就是很好的系统。
    随着个性化资源组织所需的支撑技术逐渐成熟,信息资源组织将发展成为一种信息代理服务,个性化的色彩将越来越浓。
    1.3 用户界面可视化
    可视化是信息资源组织的透明化与易用性所要求的。用户由于不了解信息处理与检索技术而要求信息资源组织方式和提供的检索简便易行。可视化信息资源组织技术已经在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设计、数字城市、数字地球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些信息服务机构的查询界面也运用了可视化技术。用户界面的可视化是信息资源组织的发展方向之一。
    1.4 资源与服务集成化
    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和分散性,影响了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将各种资源整合于同一个界面将成为信息资源组织的必然趋势。信息资源集成化系统通过一致的对外接口,使用户能方便快捷地浏览和访问各种异构信息,节省用户访问时间。用户可以在“信息超市”(Information Supermarket)里浏览和选择自己所需信息,享受一站式检索(One-site Search)服务。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可以看到,信息资源组织越来越向个性化方向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个性化信息资源组织将向“知识门户”(Knowledge Portal)的方向发展,成为信息资源组织的新趋势。
    正如张晓林教授所言,为支持科研用户方便有效地搜寻、发现和选择利用各种数字信息资源和其他信息资源,应该建立多个分布的学科信息门户网站,提供权威和可靠的学科信息导航,整合学科信息资源与服务系统,将学科信息资源与服务整合到用户桌面[2]。

      2 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组织拓展模式

    如前所述,在当前的信息资源组织模式中出现了个性化的倾向,而且个性化是信息资源组织的必然趋势,是适应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有效组织形式。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组织模式不应漠视现有的信息资源组织模式,应借鉴并集成已有的组织形式,加强与用户的交互功能,并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其服务功能。笔者以为,个性化信息资源组织的拓展模式是以个性化知识门户为外在表现形式、在系统内部集成已有的个性化信息资源组织方法与技术的综合模式,具有联合共享的组织结构,成为互联网上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
    2.1 个性化知识门户为主导
    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组织模式以个性化知识门户为主导和外在表现形式,是直接和用户交互的接口。个性化知识门户借鉴已有的门户组织形式和技术,如垂直门户,重视资源和服务的个性化,成为未来信息资源组织模式的主导。
    门户是一个提供个性化和适应性接口的软件系统,用户根据自己的角色能够查看到相应的资源[3]。透过门户用户可以访问到多种异构数据源,包括关系数据库、多维数据库、文档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新闻和各种文件系统。门户经历了从Internet Web门户、Intranet Web门户到信息门户和知识门户的进化过程。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知识门户的目标是让用户访问和交换知识。知识门户限定在某一特定主题以提供对感兴趣领域的深入了解,并面向某一用户群体。即使是中等规模的门户,其储存的信息也会变得极其庞大而难以向用户呈现和实现查找。因此,如何更好地从用户信息需求的角度来管理知识门户的问题非常重要。
    知识门户体系根据特定用户需要对分布的相关信息资源与服务(包括网络资源、数据库、数字文献、目录与馆藏、文献传递、参考咨询、数据分析等)进行整合,并按服务流程进行链接。信息门户可以通过分布服务登记系统来搜寻资源与服务,通过集成定制服务模块来选择和集成它们,本身也可作为信息系统注册到服务登记系统,支持第三方对自己的搜寻和解析,从而支持其他系统将自己集成到新的信息门户或嵌入到用户信息系统中。
    通过个性化知识门户的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个性化知识门户将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文档中的信息转变成可利用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传送到用户面前。通过集成化的方法把原有应用通过一个核心组件服务器(即应用服务器的服务之一)集成在一起,能够获取其他应用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和消息,所有独立的、分散的应用系统通过事件、消息和数据的相关性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美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体系(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