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竞技水平:瞄准2008全面超历史
竞技体育水平,是一个地区体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也是江苏体育强省建设的必然内容。作为十运会东道主,江苏自然成为全国体育界关注的焦点,而江苏却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2008年。他们提出,在北京奥运会上,无论是出线人数,还是参赛项目、参赛成绩要全面超历史。这就意味着在2008年奥运会上江苏至少要拿3 枚以上金牌。
其实,九运会后,江苏先后有146名运动员退役,其中世界冠军11人, 全国冠军49人,各占该省世界冠军和全国冠军的一半左右。如此大面积的退役,对江苏竞技体育实力提出了严峻挑战,精兵之路成为必然选择。
在关键时刻,江苏人再一次抓住了历史性机遇。“以奥运促全运,以全运带奥运”,新增棒球、垒球、现代五项、铁人三项等7个大项以及女子摔跤、 激流回旋、帆船OP级等4个小项;新增400个优秀运动员编制;通过省队市办、省队县办、省队校办、与外省合办等多种形式,拓宽省优秀运动队办队渠道;成立了体操、乒羽、举重、跳水、射击、击剑、田径竞走等7个奥运金牌攻关组,加强科研攻关;大力推进“训科医一体化”,聘请国内运动人体生物力学、运动心理、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知名专家,为备战健儿提供有力的保障。
“与其用眼泪悔恨昨天,不如用汗水拼搏今天”,成为江苏体育健儿刻苦训练的自觉行动。四年来,他们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和节假日,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殷宝林动情地说。就这样克服困难,负重奋进,一年一小步,三年实现了运动成绩“遏制下滑、止跌回升、逼近目标”三大任务。从已经结束的十运会提前项目决赛来看,江苏体育健儿顽强拼搏,艰苦奋战,表现不俗。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以备战十运、迎接奥运为契机,江苏还建立了层次不同、定位清晰、梯度衔接的后备人才队伍。16所学校被命名为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37所体校被命名为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新建了12个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重新评审命名了130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全民健身:江淮大地涌春潮
“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承办十运会,也给江苏群众体育工作增添了生机。就在获得十运会承办权不久,他们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八个一工程”。2002年,《江苏省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更使全民健身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的快车道。在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场“体育下乡”、首届全国“四进社区”优秀体育健身项目展演活动后,全省各地紧紧围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主题,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全民健身热潮在大江南北蓬勃展开。迎十运体育下乡、体育进社区、体育进军营队伍活跃在大江南北,迎十运国民体质监测车环省行、乡镇行、省级机关行走遍城乡,农民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家庭运动会、渔民运动会、农民体育节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全民健身设施和体育组织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目前,全省共建全民健身工程(点)4661个,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5个,晨晚练点14690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22万人,全省体育社团43个,职工体育协会63个,农民体育协会1069个, 其规模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江苏残疾人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共有22人夺得49人次世界冠军。
体育经营:多业并举,共同发展
十运会,举国关注,世界瞩目,有形和无形资产十分丰厚。江苏紧紧抓住十运会给江苏体育产业带来的无限商机,按照“大体育、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建立了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产销等主要市场,初步形成了以体育服务业为基础,体育竞赛表演业为特色,多业并举、共同发展的格局。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