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左丘明“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考(1)(3)

2015-03-30 01:04
导读:从行文文意看,僖公五年的“筑蒲与屈”,本紧承上年文“重耳奔蒲。夷吾奔屈”,左氏却将其分割在两年里,使这段文字显得突兀。显然,从“五年春”
从行文文意看,僖公五年的“筑蒲与屈”,本紧承上年文“重耳奔蒲。夷吾奔屈”,左氏却将其分割在两年里,使这段文字显得突兀。显然,从“五年春”至“以杀大子申生来告。”皆后人插入的解经语。从“而书,礼也”来看,分明是为解释原《春秋经》的书法(今《春秋经》不见,是断简所致);而“晋侯使以杀大子申生之故来告”,更明显是为解释《经》文所书“五年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所加。案《左传》僖公四年传文中已写了晋献公大子申生被逼自杀事:“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可见太子申生是自缢,而非被“杀”。则五年所加的解《经》语,不仅与前文重复,而且相互抵牾。无疑出自后人。
这再次有力地说明《左传》的分割编年不是杜预而是左氏所为。
联系前面所举,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春秋》原不按编年来写。分割编年,乃左氏所为。由此,可初步得出左氏“具论其语”的“凡例”之一:按照《春秋经》的编年体例,分割孔子《春秋》。
考察《左传》全书的分年,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孔子《春秋》原有年代记载的,左氏按原文机械分割。如桓公七年书:“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桓公八年书:“八年春,灭翼。”
文公十年:“厥貉之会,麇子逃归。”文公十一年书:“十一年春,楚子伐麇。”
这些年代记载皆原文不可或缺,非左氏插入。
另一更普遍的情况是,原文记事年代不明确的,左氏则插入解经语,借以标明年号。上文所举的僖公五年、八年的开头,就是两个典型例子。又如桓公三年书:“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也,故逐之,出居于魏。”桓公四年书:“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冬,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这里的“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正是左氏抄自《经》文“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而插入。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左氏还有将一事分割于数年中的,如晋献公清宗室之事,就分割在了庄公二十三至庄公二十六里。顾颉刚先生曾附和刘逢禄等人的“刘歆伪造说”,归纳出七条“改造”之途,其中有两条是:“本无年月日而勉强为之安插者(例如楚武王、文王时事—原注)”。二是“本为一时事,而分插入数年中者(如曲沃并晋时事)。”这说明,“今本《左传》系由原书改造而成”,[1]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问题只是原书系谁创作这个关键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
由上所举诸例,我们同时可看出左氏“具论其语”的“凡例“之二:在分年的基础上,依《经》立文,插入解经语。
左氏之所以要分割孔子《春秋》,目的是为了使它与《春秋经》体例一致,以便依经立文。如僖公二十五年书:“冬,晋侯围原……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卫人平莒于我,十二月,盟于洮,修卫文公之好,且及莒平也。)晋侯问原守于寺人勃(革是,对曰:‘昔赵衰以壶飧从,径,馁而弗食。’故使处原。”不难看出,括号中的“卫人平莒于我”云云,皆左氏依经文“冬十有二月癸亥,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而插入,它明显隔断了从“赵衰为原大夫”到“晋侯问原守……故使处原。”的连贯叙事。
同例如僖公二十六年:“公以楚师伐齐,取谷。(凡师,能左右之曰‘以’。)置桓公子雍于谷,易牙奉之,以为鲁援。”括号内的“凡师,能左右之曰‘以’”显然隔断了“取谷”与“置于谷”的连贯语气,强插之迹昭然。全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充分说明《左传》中的解经语,皆左氏依经插入,而非孔子《春秋》原文所有。
    杜预曾把左氏插入的解经语,视为《春秋》“大义”所在,说:“诸称‘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书曰’之类,皆所以起新旧、发大义,谓之变例。”[2]这不过是附会汉儒“孔圣人修《春秋经》”的神话而杜撰,故连后代的经学家们也不敢相信,如皮锡瑞就指出:“左氏于叙事中搀入书法,或首尾横决,文理难通。如《郑伯克段于鄢》传文,‘太叔出奔共’,下接‘书曰:郑伯克段于鄢’,至‘不言出奔,难之也’云云,乃曰‘遂置姜氏于城颍’,文理鹘突。若删去‘书曰’十句,但云‘太叔出奔共。遂置姜氏于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城颍’,则一气相承矣。其他‘书曰’‘君子曰’,亦多类此,为后人搀入无疑也。”[3] 左氏插写解经语,一方面是为解释经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构建《左氏春秋》依经立传而编年的
注:
[1]顾颉刚《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春秋三传论》[M],香港九龙: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8年版P60、
[2]杜预《春秋序》,引自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
[3]、皮锡瑞《经学通论·四·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版。
完整体例。如庄公三十二年中,就有元年、二年、三年、五年、七年、二十九年、三十一等七年的传文全由简单的解经语组成,而无任何“行事”的记载。其中庄公二年传,全文仅寥寥数字:“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书,奸也。”(本年的《经》书:“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如把解经语删去,则《左氏春秋》的编年体例便不复存在。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左传》为何有这么多强行插入的解经语。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也进一步证明“重行事”的孔子《春秋》原本不按编年来写,并且也不为解《经》而作。这正是造成《左传》与《春秋经》之间若即若离,存在经有传无、经无传有等不相吻合现象的主要原因。
左氏所书解经语,内容广泛。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释《经》文书法:
“书曰:‘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权不足也。……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宣公四年)。(案《春秋经》宣公二年书“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赵盾既未弑君,亦无任何罪,孔子还赞为“良大夫”,何以书名?可见是左氏不合实际的臆说。)
   (二)补充说明经文所书史事及其背景、因果等。如: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齐侯侵我西鄙’(《经》:“齐侯侵我西鄙”),谓诸侯不能也。‘遂伐曹,入其郛’,讨其来朝也。(《经》:“遂伐曹,入其郛。”)”(文公十五年)
“十二年夏,‘盟于曲池’,平杞、莒也。”(桓公十二年,《经》:“夏,六月壬寅,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
(三)、补充说明《经》文所及之礼制。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以上引《经》文),非礼也。‘犹三望’(《经》文),亦非礼也。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牲成而卜郊,上怠慢也。望,郊之细也。不郊,亦无望可也。”(僖公三十一年)
(四)、插入评论:
“穆伯如齐(《经》:“公孙敖如齐。”)。始聘焉。礼也。凡君即位,卿出并聘,践修旧好,要结外援,好事邻国,以卫社稷。忠、信、卑让之道也。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让,德之基也。”(文公元年)
总的说来,左氏所加解经语不仅造成了全书明显的割裂之痕,破坏了叙事的连贯性,而且,大都有主观臆断之弊。虽被杜预捧为“周公遗法”、圣人“大义”所在,但唐宋后大受诟病,正源于此。
“凡例”之三:“肢解”孔子《春秋》,按照《经》之记事为序,重新排列史料。
《左传》的同一年之文中,还有为依经立文而肢解史事,重新排列,而导致前后不连贯者。
试举一例:(文公十四年)                                                              
【经】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晋。邾人伐我南鄙,叔彭生帅师伐邾。夏五月乙亥,齐

大学排名


侯潘卒。六月,公会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晋赵盾。癸酉,同盟于新城。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公至自会。晋人纳捷菑于邾。弗克纳。九月甲申,公孙敖卒于齐。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宋子哀来奔。冬,单伯如齐。齐人执单伯。齐人执子叔姬。                                            
【传】十四年春,顷王崩。周公阅与王孙苏争政,故不赴。凡崩、薨,不赴,则不书。祸、福,不告,亦不书,惩不敬也。                                        
邾文公之卒也,公使吊焉,不敬。邾人来讨,伐我南鄙,故惠伯伐邾。            
子叔姬妃齐昭公,生舍。叔姬无宠,舍无威。公子商人骤施于国,而多聚士,尽其家,贷于公有司以继之。夏五月,昭公卒,舍即位。
邾文公元妃齐姜生定公,二妃晋姬生捷菑。文公卒,邾人立定公,捷菑奔晋。      
六月,同盟于新城,从于楚者服,且谋邾也。                                  
秋,七月乙卯夜,齐商人弑舍,而让元。元曰:‘尔求之久矣。我能事尔,尔不可使多蓄憾。将免我乎?尔为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有星孛入于北斗,周内史叔服曰:‘不出七年,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   
晋赵盾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捷菑于邾。邾人辞曰:‘齐出貜且长。’宣子曰:‘辞顺而弗从,不祥。’乃还。                                                  
周公将与王孙苏讼于晋,王叛王孙苏,而使尹氏与聃启讼周公于晋。赵宣子平王室而复之。……”

共4页: 3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龚自珍与今文经学(1)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