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内容提要】
本文从兼容性、传承性、阐释性、研究范畴、方法和目的,以及美学等方面,论证了文学艺术与科学的同一性,并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历史的反思,指出杰出文学家的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紧密相关,并非泾渭分明。
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关系是长时间讨论不休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我国文学研究者如陈鸣树、林兴宅、肖君和 ① 等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作为现代科学方法加以介绍并试图引入文学研究,但三论并列,未分层次,而抛弃“系统”的基本定义则为严重的缺失。当时,文学理论界也曾对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关系进行热烈的讨论 ② ,讨论中有着正、反、折中等诸方面的意见,但在讨论中也留下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是对文学艺术和科学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层次,其次是把科学局限在准确计量这一范围,这不仅把社会科学、生物学置之于科学之外,甚至把原子、分子结构因为几率属性也排除在外了。最后是把物与人之间划下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③ ,自外于物;而人是物,人与物之间不可能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的一切就是物的一切,这是科学观念的基础。此后,又有研究者从兼容性、传承性、阐释性、独特性乃至美学等方面强调文学艺术与科学的不相容 ④ ,将文学艺术和科学置于相互独立和相互对立的地位。笔者认为这种观念对于文学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对于从事文学艺术研究的工作者是不利的。
本文拟暂抛开二者的差异,专注于对二者的同一性的探讨。当然,这一探讨必然是初步的,粗略的,也是求教性的。
一、关于二者对立观念的分析
有的文学艺术工作者认为自己对于世界是“理解”而不是“说明”,从来也没有想到他们所认识的只是世界的表象,也就从来没有考虑人文学科与科学的同一性,他们十分惧怕科学会贬低人文学科的地位,会使文学艺术丧失光彩。他们从许多方面去确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相互独立和相互对立,但又无法不看到二者终将统一于自然,这就透露出他们很不愿意表现出来的那一份无奈。所谓“手心与手背”,“万物的那种超乎一切变化之上、表现实际事物的不变本质的一般规律性,乃是我们的世界图画的固定的框子;在这个框子里面,展开了一切对人类有价值的、体现着类的个别形象的活生生的联系” ⑤ 。就是对于这种无奈的直率表白。
对于兼容性,应该看到自然科学是自在的兼容,文学艺术则是在有几分无奈的条件下的兼容。欧氏几何之与非欧几何,牛顿力学之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等,都是自在的兼容,是自然的自在的性质所决定的,是本质性的兼容。依据自然科学的目的,地心说、燃素说等等明显错误的、非科学的东西就不能兼容,就必须否定,这不是兼并。文学艺术的兼容更多地表现为文本的兼容,抛开各种美的因素,这种兼容也是由许多方面所确定的,例如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但是,兼容的根本条件是真实,这与自然科学并无差别。与自然科学一样,文学艺术也否定了许多错误的、不真实的、不够完美的东西,所抛弃的比自然科学更多。
对于承传性,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确有不同。自然科学只承传真实,因为自然科学的真实是单一的,并且可以很快地加以验证,从而确定是否真实;而且每个学科都会很快地得到丰富充实,内容变得比“原本”庞大许多,使得“原本”的留存是多余和不必要的。文学艺术的真实是多方面的,是无法即时验证的,尤其是美这一真实,这就使得它即使在许多方面、甚至在重要问题上不真实,还可以因此得以承传,所承传的只是文本的话语的美。文学艺术这种有别于自然科学的承传性并非因为它对世界的认识比自然科学更加深刻,而是因为它所研究的系统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系统,只能停留在表象的描绘,使得它具有个别性和独特性的结果。阿基米德的名言:“我知道了!”“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举起地球。”“别破坏我的圆!”之所以存传,是文学文本的存传,即文学文本的艺术素质是存传的主要的原因。
对于理解和说明作为阐释世界的深度层次,首先必须明确理解和说明的涵义及其层次。从词义上说,理解常含谅解的意思,例如有些人迷信,我们就表示可以理解,这里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在这里,理解的意思是解其理,而说明是深层次的理解,对事物要真正理解了才能说明。理解,必须能从已知推知未来和未知。自然科学要求得到世界运行、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推知未来和未知。各种机器和各种工程的设计是对未来的推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原子说和分子说、遗传与变异的学说等,是从已知推知未知这一能力的极好证明,可见自然科学对世界的认识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极深的层次。相比之下,文学艺术表现的是人们感官所感知的世界,它可以真实地描绘现实,可以美化现实,可以与现实相逆反,可以用各种方式揭露现实的缺陷、指责现实,认识到现存必将改变;它不能准确地推论未来和未知,只能作出一些揣测,故它实际上只能停留在表象,它对世界的理解只是由表皮进到了真皮,即使像《水浒传》、《战争与和平》、《格列尼卡》等最富理解性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是如此。说明,由最表层到最本质的深层,也有不同的层次,爱因斯坦等试图建立统一场 论就是企图进入最深层次的一个尝试,文学艺术对世界的理解与说明似乎还远难达到如此深的层次。
二、科学的范畴与文学艺术的范畴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和自然科学有很紧密的联系,是自然科学的应用,是自然科学的延伸。社会科学在今天仍然是独立的,似乎与自然科学有质的差异,但作为科学,它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具有同一性。
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是物的各级形式,各级形式的物的集合,其中也包括生物个体,生物群,生物群和物群的集合。人作为生物,也在研究之中,但只涉及有限的几个领域。社会科学所研究的是人、人的集合、人和物的集合,这些集合是由于这类集合的复杂性和我们自身即是这类集合的核心成份而从自然科学中分离出来的、特殊的、与我们关系极为密切和至关重要的那一部分集合。因此,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如无生物和生物之间,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之间,一般哺乳动物和人类之间,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一样。这些鸿沟,是历史的产物,是无知的产物。这些鸿沟,人们终将在它们上面搭起桥梁,终将会不断填充而使之消失。
文学艺术包含了散文、小说、诗歌和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等,也包含了对上述文学艺术作品的研究、阐释和评论,以及由此产生的关于“美”的观念和研究。许多文学艺术作品被流传保存下来,至今仍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这一现象被一些人认为是它与科学具有不同质的结果。人文学科的作品,文学艺术作品,如“四书五经”,《庄子》、《离骚》、《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水浒传》、《红楼梦》、《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还有希腊的神话、传说、史诗、神殿和雕塑,但丁的《神曲》、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毕加索的《格列尼卡》、贝多芬的交响音乐等等永存不朽的文学艺术作品,只须稍作仔细地考察,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观察自然、人和社会所作出的表象描绘,所作的理性思考则是表层的,其层次低于一些社会科学论著,例如《原富》、《资本论》等。
自然具有不变性和普遍性,人人都可以观察到并加以应用,故技术的发展远早于科学。动物的驯养和植物的栽培远早于生物学,“水往低处流”远早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等,就是证明。人在最初都只能看到个别的,在没有从个别进到一般时,个别就显示特殊性,个别就将存传。人作为个体就是极为复杂而难于认识的,人、人的群体、人的群体和物的群体所构成的错综复杂的集合也就更加难于认识,而且这些集合还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这就使得直至今天要认识它们还是十分十分困难的,也就使得不论是个体的人,还是人的群体、人和物的群体,从表面上看来具有不可重复的、各别的独特性。现在自然科学正在研究的生物群体和生物群体中的个性,其复杂性和独特性并不输于人的群体,也就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差,但我们并不会想要脱离自然科学而建立狮文学科、猴文学科、植物群体学科、生物群体学科等,我们仍将它们归入自然科学而毫无疑虑,为什么人文学科就一定要和自然科学划下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从个别到一般,这是认识的规律,人文学科处在个别的这一阶段,只能说它尚处在认识的初级阶段,它还会深化是毋容置疑的。
对于文学艺术作品,只需稍微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它们是对人、对人的群体、对人处于其中的物的群体、对人和物的群体进行考察和思考之后所作出的、也许只有结论的“科学调查报告”,这从笔者前面已经提到的和笔者未曾提到的无数文学艺术作品得到证明。就说风景画(包括中国的山水画、花鸟画等)吧,它们中间没有人,但它们却是人对相关事物体察的结果。如辛弃疾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这不也是一篇只有结论的对人和人世间的“科学调查报告”吗?因此,从研究范畴看,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具有同一性。
三、科学方法和文学艺术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工作者总是选择限制在真实的或虚构的墙壁以内的一部分物作为研究观察的主要对象,称之为系统,系统之外的物则统称之为环境。环境对系统具有各种各样的影响和作用。在 科学研究中,系统和环境可以任意地加以选择,环境对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可以任意加以控制,也就可以使环境对系统毫无影响和作用。一个原子、一个分子、一个细胞、一个晶体、一片树叶、一棵树、一只动物、一个人……以及由这些东西中的一种和许多种组成的群体,都可以成为我们选定的系统。在社会科学中,我们研究的是人、人的群体、人和物的群体。如果我们研究的是某一个人,就可以选择这个人作为系统,他周围的人和物就是这个系统的环境。我们可以研究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城市,以这个家庭、村庄、城市为系统。对这些系统,可以用人为边界作为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界壁,当人和物进入这个边界,就成为系统中的人和物;当人和物迁出这个边界,就不再是系统中的人和物。我们也可选择另一种系统,例如以某个村庄出生的人为系统,则这些人无论去到何方也仍在系统中;不在这个村庄出生的人即使进入这个村庄并且永远居留下来,也仍然不在系统之中,这种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界壁与前一种系统显然是不同的。可以看到,两类系统是为解决不同的问题而选定的。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选择系统之前,对自然现象进行过广泛的观察,从中选定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据此选择系统和环境。由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为简单物或简单物群,又常根据问题使系统简单化和单纯化,系统和环境的选择具有很大的主观任意性,而且很容易复制。社会科学则不同,虽然它也是在广泛观察社会之后选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据此选定系统。但是,在系统确定之后,环境常随之确定,而且很难复制,甚至不可能复制。例如选定一个村庄为系统,这个村庄周围的环境就完全确定了,复制相同的村庄和环境是完全不可能的,这是因为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人、人的群体、人和物的集体这一特殊系统所造成的。当自然科学研究生物群体时,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例如对原始森林、对野生动物和野生动物群等的研究就是如此,只是许多人只专注于自然科学对简单系统的研究而忽略了这种情况而已。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系统能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加以复制是最基本的、首要的和必要的条件。只有在系统能够复制的前提下,才能确定所得结果是否正确。社会科学研究虽然不能复制系统,但是它必须要找到许多类似的系统来参照比较。自然科学研究到生物群体这样的复杂系统时,复制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虽然可以将系统大大简化,复制出某种系统,但与原系统可能相差甚远,此时也只能采取社会科学所用的方法,即用类似系统进行参照比较。
仔细考察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将发现它与科学研究过程相似。文学艺术家们,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在考察他周围的人和物,并选择其中一部分加以特别的关注,也就是选择一个系统。向前迈进一步,作家在考察他最初专注的一个系统之后,还可以考察若干个相似的或不相似的系统,将相似的系统加以综合,将不相似的系统加以比较,依据这些综合和比较的结果,在作品中构成一个由相似系统综合而成、或全面地进行描绘、或专注于所考察诸系统的优点和弱点的新系统,例如《水浒传》中的梁山泊、鲁迅笔下的未庄、鲁镇等等,这相当于技术科学的设计过程。文学艺术作品,不论是古典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的,……只要加以仔细考察,它们的创作过程都是这样的。由此可以看到,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与科学研究过程是相似的,即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同一性。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