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1)(4)

2015-07-22 02:29
导读:结语 综上所述,唐武宗灭佛是佛教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和道教文化争夺思想统治权的结果。让佛教受到了前所未有地打击。当然,武宗灭佛更直接与统治

结语

综上所述,唐武宗灭佛是佛教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和道教文化争夺思想统治权的结果。让佛教受到了前所未有地打击。当然,武宗灭佛更直接与统治阶层,尤其是最高统治者个人的意志和决断密切相关。而在封建专制集权机制的运作下,皇帝对佛教所持的态度,对佛教兴衰程度甚至可起决定性作用。由此,笔者认为,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在其衍变和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时,就必然受到中国社会的儒家传统文化和道教文化以及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而中国社会所固有的那种“神权绝对服从王权”的政治特性,都在表明佛教这一宣扬出世思想得宗教文化,根本无法游离于中国社会严苛地具体条件。而佛教作为一种日益中国化的意识形态,又是无法从物质上加以毁灭的。虽然佛教在浩劫之后便迅速复兴,显示了其极强的生命力,但“唐武宗灭佛”毕竟用残酷的事实为佛教在中国得发展历程中增添了坎坷的悲剧色彩。但灭佛也表明,当佛教的发展对封建统治有利时,便会得到支持、扶持;一旦脱离或偏离封建统治政治轨道时,便会受到打击,限制。一句话,神权必须服从王权,宗教必须为封建统治服务。佛教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曲折地发展,这成为佛教在中国传播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成为推动佛教汉化的客观原因之一。总之,神权和王权这一对封建社会的孪生子,为了各自的发展,最终还是得走向合作而相行共生,佛教适应了中国社会,学会了“依国主”,则“法事立”;而封建政权,则继续利用佛教的“劝化”功能,使政权得以巩固。

                                                (指导教师:张经久)

参考文献:

[1]范文澜. 中国通史·第四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后晋]刘昫. 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4][唐]韩愈. 韩昌黎全集[C].北京:中国书店,1991.

[5][唐]杜牧. 樊川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春秋]孔子. 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7][唐]吴兢. 贞观政要[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日]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清]马其昶校注. 韩昌黎文集校注[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0][北齐]魏收. 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1][唐]令狐德棻等撰. 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2][五代]王溥. 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3][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 廿二史札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4]崔北京. 武宗灭佛原因新探[J].绥化学院学报,2005.(5).

 

On the reasons for Tang Wuzong suppression of Buddhism

ZHANG Yi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culture communication,Weinan Teachers College,Weinan,Shaanxi 714000) 

Abstract: Tang Wuzong suppression of Buddhism in ancient China, a suppression of Buddhism in the history of the largest events. The reason for the suppression of Buddhism have divergent views of the past too much emphasis on economic reasons, while ignoring the causes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this paper,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ata about Tang Wuzong suppression of Buddhism,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from the Buddhist struggle and fight against both the causes of the Tang Wuzong discussion of suppression of Buddhism, especially in the fight against Buddhism, that Tang Wuzong the face of the rising time contradictions can not be correct as of Buddhism; contradictions in dealing with the issue of Buddhism, has taken extreme measures Chong Road, suppression of Buddhism, thi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ncident Takemune suppression of Buddhism. Tang Wuzong Exterminating even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China, will be the cause of all aspects of constraints.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Key words: Tang Wuzong; suppression of Buddhism; causes; Buddhism dispute; Buddhist struggle

共4页: 4

论文出处(作者):张 毅 渭南师范学院 历史与文化传播系,陕西 渭南
上一篇:昆石的玩赏历史及价值变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