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郑玄易学天道观(1)网(2)

2015-10-10 01:01
导读:三、阴阳观与物之兴衰 按照郑玄上面的理论,太易产生太初、太始、太素,太易是寂然无物、未见气,太初是气之始,太始是形之始,太素是质之始。天
            三、阴阳观与物之兴衰
  按照郑玄上面的理论,太易产生太初、太始、太素,太易是寂然无物、未见气,太初是气之始,太始是形之始,太素是质之始。天地从无到有分别经历了此三个阶段;天是经历一、七、九数之变而成,地经历二、六。八数之变而成。郑玄正是依照这样一个思路来思考阴阳之气形成的。
  阳气始于亥,生于子,形于丑,故乾位在西北也。
  阴气始于已,生于午,形于未,阴道卑顺,不敢据始以敌,故立于正形之位。
  这里的阴阳之气,己不是形成天地的原初的气,而是指天地形成之后、由天地而产生的、可以形成四时变化的寒暑、冷热之气。乾为天、为阳、居西北亥位。故阳气开始于十月、西北亥位。《说文》云:“亥,荄也。十月微阳起接盛阴。”坎居正北方,为十一月,“坎北方卦名,微阳所生”。“阳生于坎,气尚微,寒温未知”。(赐稽览图》注)故阳气产生于十一月、正北方。丑为东北方,为十二月。此地此时阳气长,物由终而始,故阳气形成于十二月、东北方。巳为四月,为东南方,此地此时阳气始盛,阴气弱而生,故阴气始于四月、东南
方。午为五月,为正南方,此地此时阳气全盛,阴气动而生,故阴气产生于五月、正南方。未为六月,为西南方,此为坤位,坤为阴,故阴气形成于六月、西南方。其中乾坤是阴阳气之主,阴阳气产生形成其实就是乾坤阴阳流行转换的过程。根据古人的直观和感受,自十月始,阴(寒)气自北方来临,自四月始,阳(热)气自南方来临。在阴气极盛之时,阳气始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至阳气极盛之时,阴气始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阴气渐长,阳气渐消。从而完成了阴阳二气的交替。在这个过程中,阴阳二气消长交易,这就所谓的“阴阳是为交易,阴交于阳,阳交于阴,周圆反复。”(《乾坤凿度》注)这种交易并非和平交接,而是一种力量强弱的对比和斗争。如他注《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阴阳争,诸生荡”云:“争者,阴方盛阳欲起也。荡谓物动萌芽也。”同时阴阳二气还相互包含,相互隐伏,即阳中潜藏着阴,阴中潜藏着着阳,这也是阴阳之所以能够实现交易转换的关键。在郑氏看来,这种阴阳二气互藏、消长、交替、循环,则有万物生长、收藏乃至周而复始的变化。如他注《说卦传》说:“万物出于震”,雷发声以生之也。“齐于巽,相见于离”,风摇动以齐之也,犹新也。“万物皆相见”,日照之使广大,万物皆致养焉。地气含养使有秀实也,万物之所说。草木皆老,犹以泽气说成之。战“言阴阳相薄”,西北阴也。而乾以纯阳临之,犹君臣对合也。坎,“劳卦也’。水性劳而不倦,万物之所归也。万物自春出生于地,冬气闭藏,还皆入地。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言万物阴气终,阳气始,皆民之用事也。(惠栋《郑氏周易》卷下)震、巽、离、地(坤)、泽(兑)、乾、坎、艮分别代表了八个方位。震为东方,粪为东南方,离为南方,坤为西南方,兑为西方,乾为西北方,坎为北方,艮为东北方。与此相联系的是八方又代表了八个不同月份。如《易纬.乾凿度》说:“震生物与东方,位在二月;巽散之于东南,位在四月;离长之于南方,位在五月;坤养之于西南方,位在六月;兑收之于西方,位在八月;乾剥之于西北方,位在十月;坎藏之于北方,位在十一月。”从形式上看,万物的生长、显明、成熟、收藏和回归与地上时空有关。随着时空的变换,阴阳二气有消长、推荡、交替,从而就有四时变化和与之相关的万物的生旺墓绝的周流循环。其实,地上时空的变换和阴阳消息皆与天道尤其是日运行紧密相关。南方热、北方冷,白天热、晚上冷,夏天热、冬天冷,皆就太阳出没或距太阳的远近而言的。有太阳时则有阳气,反之则有阴气。距太阳近者则阳盛阴衰,距太阳远者则阴盛阳衰。阴阳的盛衰就决定了万物的生长和收藏。从这个意义讲,阴阳二气的消长和时空的变换实际上是太阳运行在不同的时空所致。古人在生活生产及其密切相关的科学的实践中早己发现了这一点,如《吕氏春秋》、《淮南子》、《礼记.月令》等文献均有记载。郑玄精通天文历法,深明此理,他在注《月令》阐发了这一思想。他说:
孟春者,日月会于诹訾,而斗建寅之展也。
仲春者,日月会于降娄,而斗建卯之晨也。
季春者,日月会于大梁,而斗建辰之辰。
孟夏者,日月会于实沈,而斗建巴之月。
仲夏者,日月会于鹑首,而斗建午之展也。
季夏者,日月会于鹑火,而斗建未之展也。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孟秋者,日月会于鹑尾,而斗建申之辰也。
仲秋者,日月会于寿星,而斗建百之晨也。
季秋者,日月会于大火,而斗建成之展也。
孟冬者,日月会于析木之津,而斗建亥之晨也。
仲冬者,日月会于星纪,而斗建子之展也。
季冬者,日月会于玄枵,而斗建丑之晨也。
  辰,本来指星。“在古观象授时时代,选取一定的星象,作为分辨一年四季的标志,这些星象,可以说就是‘辰’的本来意义。”(陈尊* 《中国天文学史》第三册698——69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尤其是那些明亮的星特别引人注意,因而辰称为明亮星的代名词。如《公羊传》昭公十七年:“大火为大辰,伐为大辰,北辰亦为大辰。”《左传》昭公七年:“何谓六物?对口:岁、时、日、月、星、辰是谓也。公日:多语寡人辰,而莫同。何谓辰?对曰:日月之会是谓辰。”斗建是指北斗所指方向。因此,古人十二辰的确立是依据日月之会的位置和北斗等星所指的方向。在这里,郑氏吸收了古人这些天文学的知识,详细而准确地说明了一年十二个月日月运行交会的位置和北斗星循天而转行建十二辰。同时,郑氏及时人还把天地的时空视为是对应的,天上有与十二辰相关的、具有时空意义的十二星,地上有与之相应的十二地。郑注《周礼.春官.保章氏》云:“九州州中诸国之封域,于星亦有分焉。今其存可言者,十二次之分也。星纪,吴越也;玄枵,齐也;诹訾,卫也;降娄,鲁也;大梁,赵也;实沈,晋也;鹑首,秦也;鹑火,周也;鹑尾,楚也;寿星,郑也;大火,宋也;析木,燕也。”因而,天之日月和北斗所处的位置不同,就决定了地之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和以阴阳变化为依据而划分的月份及万物生长变化的不同阶段。郑氏注《月令》云:“日月之行,一岁十二会,圣王回其会而分之,以为大数焉。” 进而,郑氏用十二律吕说明十二月阴阳气相生相合消长转化。他在注《周礼.春宫.大师》指出:之阴阳各有合。黄钟,子之气也,十一月建焉,而辰在星纪。大吕,五之气也,十二月建焉,而辰在玄枵。大簇,寅之气也,正月建焉,而展在诹訾。应钟,亥之气也,十月建焉,展在析木。姑洗,辰之气也,三月建焉,而展在大梁。南吕,西之气也,八月建焉,而展在寿星。蕤宾,午之气也;五月建焉,而展在鹑首。林钟,未之气也,六月建焉,而展在鹑火。夷则,申之气也,七月建焉,而辰在鹑尾。中吕,巴之气也,四月建焉,而展在实沈。无射,戌之气也,九月建焉,而展在大火。夹钟,卯之气也,二月建焉,而展在降娄。展与建交错,贸处如表里然,是其合也。其相生则以阴阳六体为之。黄钟初九也,下生林钟初六,林钟又上生大簇之九二,大簇又下生南吕之六二,南吕又上生始流之九三,始流又下生应钟之六三,应钟又上生蕤宾之九四,蕤宾又下生大吕之六四,大吕又上生夷则之九五,夷则又下生夹钟之六五,夹钟又上生无射之上九,无射又上生中吕之上六。同位者象夫妻,异位者象子母,所谓律取妻,而吕生子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日月星辰的运转,尤其是日的运行和日月交会及北斗所指,十二辰形成并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即有时间和空间的意义,又为含有阴阳不同性质的气。如十一月,辰在星纪,为子气。十二月,辰在玄枵,为丑气。正月,而辰在诹訾,为寅气。二月,辰在降娄,为卯气。三月,辰在大梁,为辰气。四月,辰在实沈,为巳气。五月,辰在鹑首,为午气。六月,辰在鹑火,为未气。七月,辰在鹑尾,为申气。八月,辰在寿星,为酉气。九月,辰在寿星,为戌气。十月,辰在析木,为亥气。十二律分为阳律阴吕,十二辰则也分为阴阳两种性质:子气、寅气、辰气、午气、申气、戌气为阳气,丑气、卯气、巳气、未气、酉气、亥气为阴气。阴阳交错相生,子气下生未气,未气上生寅气,寅气下主酉气,酉气上生辰气,辰气下生亥气,亥气上生午气,午气下生丑气,丑气上生申气,申气下生卯气,卯气上生成气,戌气下生已气。阴阳同位者象夫妻,异位者象母子。由此,阴阳消息则是十二气变化,《九家易》注《系辞》“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时说“乾坤消息,法周天地,而不过于十二辰也”即是此意。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由于气是万物之本,万物皆由气产生和构成。故郑玄及其时人所理解的十二辰不仅是十二种气,而且本身与律吕一样也是事物产生发展消亡过程中的十二种状态。《史记.律书》云:“应钟者,阳气之应,不用事也。其与十二子为亥。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故该也。”“黄钟者,阳气踵黄泉而出也,其与十二子为子。子者,滋也;言万物滋于下也。”“大吕者,其与十二子为丑。丑者,纽也。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末敢出也。”“太蔟者,言万物簇生也,故曰太簇,其与十二子为寅。寅言万物始生* 然也,故口寅。”“夹钟者,言阴阳相夹厕也,其与十二子为卯。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姑洗者,言万物洗生,其与十二子为辰。辰者,言万物之蜃也。”“仲吕者,言万物尽旅而西行也,其与十二子为已。已者,言阳气之己尽也。”“蕤宾者,言阴气幼少,故日蕤:痿阳不用事,故曰宾。……其与十二子为午。午者,阴阳交,故曰午。”“林钟者,言万物就死气林林然,其与十二子为未。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夷则,言阴气之贼万物也,其与十二子为申。申者。言阴用事,申贼万物,故日申。”“南吕者,言阳气之旅入藏也。其与十二子为西。酉者,万物之老也,故曰西。”“无射者,阴气盛用事,阳气无余也,故曰无射,其与十二子为戌。戌者言万物尽灭,故曰戌。”《说文》、《白虎通义》、《汉书》也有类似的记载。
  郑氏关于阴阳之气产生和流行的学说,就内容而言,是一种卦气说,它出自于《说卦传》和《易纬》的八卦卦气说。《说卦》云:“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又。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粪。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 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养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水也,正北方之卦也,老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日成言乎良。”《易纬》云:“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其布散用事也。震生物于东方;位在二月;巽散之于东南,位在四月;离长之于南方,位在五月;坤养之于西南方,位在六月;兑收之于西方,位在八月;乾制之于西北方,位在十月;坎藏之于北方,位在十一月;良终始之于东北方,位在十二月。……孔子曰:乾坤,阴阳之主也。阳始于亥,形于丑,乾位在西北,阳祖微据始也。阴始于巳,形于未,据正立位,故坤位在西南,阴之正也。”因郑氏是在为《说卦传》和《易纬.乾凿度》而立注,故其思想框架与《说卦传》和《易纬》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其思想内容吸收了当时的天文历法知识,揭示了八卦卦气流行更深层的原因,使其学说更为具体,更为详细,更为完备,丰富和发展了两汉易学,迎合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经学文化发展的需要。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毛的大跃进与当代中国(1) 下一篇:前苏联与中国前卫艺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