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耿仲琳、田瑞昌关于(2)

2016-06-10 01:01
导读:“一弦一柱思华年”,是说李商隐从小就笃爱李贺,一首诗一首诗地笃学。愚惊奇地发现古今大学者、大注家不解的贺诗,李商隐早经洞解。李商隐最是李

  “一弦一柱思华年”,是说李商隐从小就笃爱李贺,一首诗一首诗地笃学。愚惊奇地发现古今大学者、大注家不解的贺诗,李商隐早经洞解。李商隐最是李贺的知音人。
  “庄生晓梦迷蝴蝶”,这是盛赞李贺《恼公》,点出这首诗的“眼”或解诗的钥匙在“旧树迷新蝶”一句(请参看《拙稿》第25页)。这两个“迷”字可证我不是穿凿地把他俩拉扯到一起也。
  “望帝春心托杜鹃”,元好问评:“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翁方纲曰:“……遗山(元好问)叙此二句,以杜鹃之托说在前而以华年之怨收在后,大旨了然矣,何庸复觅郑笺乎?”(《石洲诗话》)他俩都近乎断定“望帝”句是《锦瑟》、也可推而广之是李商隐所有的诗也就是《义山集》的笺注或是总评,这是很有见地的。我很赞同。大胆地补充两句:1、“春心”必当解作“企盼政治之春的到来”。这个“春心”在李贺《昌谷诗》、李商隐《燕台诗四首之一》是完全雷同的。2、这句也是商隐对李贺歌诗的笺注总评。
  窃又以为“五十弦”“望帝”句,又可视为李商隐对李贺《蜀国弦》的读后感。不避牵强,赘絮如下。
  “蜀国弦”——可绎为“望帝五十弦”,或“杜鹃啼血。”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这不是很像一幅“杜鹃啼血猿哀鸣”的画卷吗?按古典“哀”、“坠”之“猿”是肝肠碎断的呀!这是秋景,“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这是政治的秋天。“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就是“望帝”,就是“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博物志》:“南海外有鱼交人,水居为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成珠。”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礼斗威仪》:“德至渊泉,则江海出明珠。”
  这些注皆可通。
  须补充的:李贺的《洛姝真珠》、“闲取真珠掷龙堂”,这里的“真珠”都暗喻为李贺之歌诗,此点,李商隐是知道的(参见拙著《李贺、李商隐歌诗愚解稿》)。
  所以这句诗的旨趣是说李贺的歌诗(“月明珠”)都含着眼泪。当然,商隐的诗又何常不是充满着泪水呢?
  “蓝田日暖玉生烟”。
  愚认定,有必要在这句诗下面不避“穿凿”“附会”“冗繁”而大加“抄袭”。
  “《朱注》长安志:‘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亦名玉山。’程注《吴女紫玉传》,王梳妆,忽见玉,惊愕悲喜,问曰:‘尔缘何生?’玉跪而言曰:‘昔诸生韩重来求玉,大王不许。玉名毁义绝,自致身亡。重以远还,闻玉已死,故来牲币诣冢吊唁。感其笃终,辄与相见,因以珠遗之。不为发冢,愿勿推治。’夫人闻之,出而抱之,玉如烟然。”“《冯注》《困学记闻》:‘司空表圣云:戴容州叔伦谓诗家之景,为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义山句本此。”皆可参考。
  刘学锴、余恕诚《按》:“‘沧海’句写瑟声之清寥悲苦,……《新唐书·狄仁杰传》黜陡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此句正含沧海遗珠之意。”不可偏废。
  愚认为似可补充说,此句与李贺《老夫采玉歌》有联系。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李贺这首歌是从韦应物《采玉行》化来:

大学排名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绝岭夜无人,深榛雨中宿。独夫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这二首歌行相较,李贺的感染力明显地高于韦应物,其原因是李贺长于“形象思维”的手法。
  万文武先生对此有一篇很好的赏析文字。
  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有长文专论《锦瑟》,也曾言及此一作诗之法;“此即十八世纪以还,法国德国心理学常语所谓‘形象思维’”。长吉生于8世纪初,已谙此道。更早的《诗经》也不乏先例,可知这个诀窍乃是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在李贺这里只是自觉运用并发展了这一传统罢了!
上一篇:中国文学中“孤独”与“荒诞”问题(1) 下一篇:视觉时代:广告版面设计之谋略探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