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诗脱胎于旧体诗(1)(2)
2016-11-06 01:09
导读: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道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道情》十首之一(《郑板桥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2月新1版)
鸦片战争以后,一些诗歌在形式上更接近于新诗。如提出“诗界革命”口号的梁启超,其《爱国歌》就与早期的白话诗没有多大区别:
泱泱哉我中华!
最大洲中最大国,廿二行省为一家。
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
堂矞中华!
结我团体,振我精神,二十世纪新世界,
雄飞宇内畴与伦!
可爱哉我国民!可爱哉我国民!
——《近代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6月)
被梁启超誉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的黄遵宪,也作过具有新诗意味的《军中歌》等诗。但梁启超、黄遵宪等人虽在诗中表现新事物、新文化,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可是他们仍然没有放弃旧形式、旧风格、旧典故和旧句法,因而未能完全突破旧诗体的藩篱而创作出大量真正的新诗。直到新文化运动才带来诗体的彻底解放。
《新青年》杂志创刊以后,发起了白话文运动。既然一切文体都应“白话文化”,诗当然也不例外。一些勤于思索、勇于改革的文人感到,在文言文时代,尚且有一批文人如施耐庵、曹雪芹等,敢于创作出像《水浒传》和《红楼梦》这样的白话小说,为什么在白话文开始提倡的文学改革时代不可以创作出白话诗呢?这些旧体诗功力深厚而又受到西方文化(包括诗歌)影响的文人就开始了白话诗的尝试。于是在1917年诞生了新诗。新诗的诞生是与当时的政治变革和文体变革相适应的,它是文言变白话的必然产物,而外国诗歌的影响只是使这个诞生过程缩短一些罢了。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由于当时的新体诗人都是传统的旧教育形式的接受者和旧体诗根底更为深厚的文人,所以他们的新诗都是从旧体诗脱胎而来,带有明显的旧体诗、词、曲的痕迹,如我国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就是。其他新诗的开拓者也莫不如此:
残月黄金梳,
我欲掇之赠彼姝。
彼姝不可见,
桥下流泉声如泣。
美人酌夜光之杯
——郭沫若:《别离》 东都迎暖玉之春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文赋》与《文心雕龙》比较研究
和谐文化精神鼻祖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