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名刊、名刊工程及其导向功能(1)

2016-11-20 01:03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名刊、名刊工程及其导向功能(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教育部“名刊工程”酝酿于2002年,启动于2003年10月。“名刊工程
教育部“名刊工程”酝酿于2002年,启动于2003年10月。“名刊工程”是以社科学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目的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其推行时间虽然不长,但对各学报的导向意义极其深远;其影响和作用已日益彰显。     一、高校学报名刊的基本特征及其构成要素   1.高校学报名刊应具备高校学报的一般性质
所谓名刊,顾名思义,就是著名的刊物。我国期刊业自19世纪产生至今,产生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期刊。如1905年孙中山先生创办的《民报》,就以站在时代潮头,传播民主革命思想而闻名于世。又如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就是“五四”时期最著名的期刊,它有力地促进了以反帝反封建为中心的民主思潮的兴起。还有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被李大钊称为“当时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1]就学报名刊而言,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都创办了著名的一流期刊(学报),如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季刊》、剑桥大学的《经济学杂志》等。
这是因为一流的大学都把科学研究放在突出地位,强调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特别是鼓励学科的交叉和学术探索;而学报通过论文的发表和交流,通过活跃的学术活动来配合学校的教学及科研,提高了学校的师资水平,激活了学术氛围。因而,学报就是学校的一扇窗口、一面镜子;办学报就是办学校。中国教育部首批入选名刊工程的11家高校学报,可以说是名至实归。
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刊登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的、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刊物。它连续、集中、全面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据此,高校学报名刊首先应该具备高校学报的上述一般性质;同时,它又应该高于一般学报,是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有引领时代学术前沿能力的、有培养名学者和名编辑机制的、有催化学术成果创新胆识的、被学术界公认的著名期刊。[2]   2.高校学报名刊的构成要素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高校学报中的名刊,除了具有学报的一般构成要素之外,还有其特殊的构成要素: (1)高的学术地位和大的学术影响,是高校名刊的基础性构成要素。学术乃大学的生命力之所在,大学学报无疑是学术性期刊;追求高学术品位、高学术水平、高学术价值,理所当然是高校名刊的根本价值取向。[3]它的社会地位、社会贡献的主要衡量标准就是学术水平的高低、学术影响力的大小和被学术界所公认的程度。具体体现在刊发有重大影响的前沿性成果、原创性成果以及有影响力的学术争鸣等方面。这一方面不仅要求编辑慧眼识珠,而且要求编辑大器大量、思维敏锐、意识超前、有胆有识,敢于使高校学报成为倡导学术自由、展开学术争鸣的最佳论坛;另一方面还要从学术制度上建立起一套公认的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制止抄袭等学术腐败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更多地从知识产权制度上鼓励和保护学术创新,纠偏学术期刊走向市场的认识误区。 (2)创新性、探索性、超前性和引领性,是高校名刊的功能性构成要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也是高校名刊的灵魂。创新,就是要站在学科前沿,抢先反映这一学科的全球最新理论、最新成就和最新学术动态。这就要在了解客观实际、遵循事物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勇于研究新状况、探索新问题,敢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选择新的研究课题。所以,探索是创新前提;只有大胆探索未知领域,才能使学术研究具有创新性、超前性和引领性。它不仅指理论上的新突破或重大发现、发明,还包括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的新视角、新方法、新材料以及提出和论证的问题有新意,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或是对前人的学术见解有所修正、扬弃和发展,或是对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和学科研究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材料比别人快一步的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这也就是超前性。探索、创新、超前,加上方向和方法正确以及站在学科前沿或理论高峰,自然就能引领学术潮流,成为同类学术期刊的领头羊。在此,我们不妨看看《当代财经》的办刊实践。
上一篇:论陆游词的艺术特色(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