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人物描写对形神关系的处理(1)(2)
2016-12-17 01:13
导读:中国古典小说人物描写对形神关系的处理,“以形写神”是常用的方式,“遗貌得神”是对“以形写神”的灵活运用。 二、以形写神 先说第一个层面上的
中国古典小说人物描写对形神关系的处理,“以形写神”是常用的方式,“遗貌得神”是对“以形写神”的灵活运用。
二、以形写神
先说第一个层面上的“以形写神”。
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作者对他喜爱和歌颂的人物,一般的情况总是将他的外貌写得很美,形体写得很高大,以此来表现这个人物动人的精神风采。例如《三国演义》中写关羽温酒斩华雄,在华雄和关羽出场时,分别对两人的外貌有一段对比性的描写,十分简要却非常精彩。对华雄的描写是:“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对关羽的描写是:“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两人一般高的个子,关羽却比他显得英俊威武,一个在高大中见豪爽,一个在高大中见猥陋。这样的外形描写,不仅表现了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而且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物的爱憎感情。但这样的以形写神还是比较简单、比较浅层次的。
有时候小说并没有直接写人物的外貌,但读者却可以从他的形体动作中想象出他美的容貌,进而再想象出他美的风神。《聊斋志异》中的许多作品写那些形神皆美的花妖狐魅,就常采用这种写法。如写一对鬼男鬼女恋爱的《晚霞》,作者为歌颂美的爱情,就将鬼女晚霞写得非常漂亮,但并不是一开始就写她长得很美,而是从她的舞姿来表现的:“内一女郎,年十四五以来,振袖倾鬟,作散花舞:翩翩翔起,衿袖袜履间,皆出五色花朵,随风扬下,飘泊满庭。”这里只是写花,写舞,可是,我们从她风姿绰约、飘缈灵动的舞姿中,却能想象出她动人的姿容和她对美的追求。
第二个层面的“以形写神”,内容就要丰富复杂得多。小说通过对人物的活动,包括言语、行为、人物关系等等多种生活形态的描写,更深入地写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性格,并由此而揭示出丰富的社会内容。《儒林外史》的作者通过对人物言语行动的逼真描绘,不仅使人物的声容神态跃然纸上,而且还将他们的内心世界毫无讳饰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对范进,作者从他辛酸悲苦的命运来写他卑怯屈辱的性格,全是通过他自己的言语行为来表现的。看那中举的捷报传来,他正在集上卖鸡,众邻居找来向他贺喜,小说是这样写的:“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在证实真地中了举,高兴得发疯,又被胡屠户一个巴掌救醒以后,他对那个取他为第一的周学道十分感恩戴德。小说这样写他给周学道送行:“学道轿子,一拥而去。范进立着,直望见门枪影子抹过前山,看不见了,才回到下处。”简单的几笔,就从范进恭谨的行为和神态中,揭示出他对周进感恩戴德的心情,并进而将两个人物在特定时代条件下的特殊关系,传神入妙地表现了出来。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对范进的丈人胡屠户,在范进中举以前,写他教训范进,把范进骂得狗血喷头。而在范进中举以后,一下子就把范进看作是天上下凡的“文曲星”,在他面前变得低声下气,毕恭毕敬,连称呼也由“现世宝穷鬼”,改为“贤婿老爷”了。最妙的是,在从集上回家的路上,胡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上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写他前后两次给范进贺喜,也是能让读者洞见人物心肝的传神笔墨。第一次贺喜,是范进考取秀才,他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到了便对范进兜头一顿痛骂训斥,随后是自己将带来的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吃得精光,便“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第二次贺喜,是范进中了举人,他“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后面还“跟着一个烧汤的二汉”,在说尽了讨好奉承的甜言蜜语,得到了六两雪白的赏银之后,“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同为屠户身份,同为贺喜,但那礼品的规格和送礼时人物的态度,却因为秀才、举人之别而迥不相同。
这里小说写范进的卑怯和胡屠户的势利,没有一句抽象的说明,没有“卑怯”和“势利”这几个字,全凭人物自身的言语行动,就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了。而人物的这种卑怯和势利,又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让我们看到了科举考试制度所造成的社会上的功名富贵热,竟使得人物的灵魂产生了这样的扭曲。这就是《儒林外史》追魂摄魄、剔肤见骨的传神之笔。这样的以形写神,就达到了相当的思想深度。正是从这样的艺术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作者的爱憎感情,看到了他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深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