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孔子的创新学习思想探微(1)

2016-12-15 01:06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孔子的创新学习思想探微(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 孔子的学习思想是春秋之际社会变革的产物,具有明显的
摘要: 孔子的学习思想是春秋之际社会变革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创新性特征。它包括:以“和而不同”为哲学基础,追求创新性的学习目标;立足变革的社会现实,改造西周以来的“六艺”传统,强调创新性的学习内容;通过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训练学习者的创新思维等措施,提倡创新性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孔子;学习思想;创新
  
  一、“和而不同”,追求创新性的学习目标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自然也是其追求的学习目标。在《论语》中,“君子” 共出现107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通过解析可以发现,孔子的学习目标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君子内涵的重要方面。孔子曾明确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其的解释是:“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1]这里,朱熹主要是从处世倾向上解释君子和小人的分野。实际上,在孔子那里,“和而不同”不仅是其处理人际之间、事物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也是其创新学习思想的哲学基础,反映了其对创新性学习目标的追求。从哲学上看,不同事物、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的同时共存、相互补充、相互调剂,达到总体的和谐,是事物获得发展的基础。在孔子之前,郑国的史伯和齐国的晏婴就提出过这方面的思想,如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 孔子继承了其先辈的这一认识成果,进一步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成为其创新学习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哲学基础。
  孔子提倡创新学习,还有其社会基础。人是历史的主人,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变革的时代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春秋之际,“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为孔子创新学习思想的生成提供了社会基础。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转型时期。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力量不断分化和组合,新生的社会力量在改革中不断成长和壮大。先秦儒家适逢其会,学以明道,“以干世主”,表现出强烈的入世精神。“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不仕无义。”(《微子》) 孔子虽然在政治上失意,但他并没有像道家那样消极遁世,而是将其用世理想寄托于教育,其教育和学习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干世”精神,体现了社会变革所要求的创新特征。由此,孔子的学习思想也具有了时代所赋予的创新特质。其反映在学习目标上,就是要求君子“和而不同”,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既“述”且“作”,注重创新性的学习内容
  
  《诗》、《书》、《礼》、《乐》、《易》、《春秋》(汉以后简称“六经”)是孔子施教的主要内容,当然也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孔子晚年对古代文化典籍发生浓厚的兴趣,学习得如痴如醉,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 “述而不作”其实只是孔子的自谦之词,实际上他是既“述”且“作”,在学习过程中,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重大创新。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言,他“对于过去的文化于部分地整理接受之外,也部分地批判改造,企图建立一个新的体系以为新来的封建社会的韧带。”[2]他继承西周以来贵族的“六艺”教育传统,吸收采择其中有用内容,又根据现实需要进行了创新,充实了反映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他既注意对古代文化的合理继承,同时又能结合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的实际需要有所损益,“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3]如他把《诗》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将西周以来长期流传下来的三千余篇诗,“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4] ,浓缩为305篇;其主旨,“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为政》)对于《乐》,他的学习兴趣之浓厚,有时竟“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本着“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原则,他也强调乐教的作用,诗乐结合,将诗305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5],使《乐》的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又如《易》,在孔子之前,本来是一本占筮的书。他晚年对《易》发生了极大的兴致,“读《易》,韦编三绝。”[6]在学《易》过程中,他也不是毫无鉴别,而是有所弃取,有所创新,“序《彖》、《系》、《象》、《说卦》、《文言》”[7]。古老的《易》从此“不占而已矣”(《子路》),由卜筮之书变为义理之书,变为可资学习的教材,读之,可以使人“无大过”。(《述而》)
上一篇:米勒视野中的传播媒介和文学(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