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的循环:基督教、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三种文
2017-01-09 01:01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超越的循环:基督教、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三种文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基督教、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三个文化类型,三
基督教、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三个文化类型,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一个超越的循环,即:前现代性的基督教被现代性所超越,现代性被后现代性所超越,最后,基督教的价值体系核心具有一种超越后现代性的能力。本文分别考察了这三种超越性。第一部分“超越前现代性基督教的现代世俗理性文化”指出,18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的现代性纲领的根本特征,是反对基督教神圣文化的世俗化。现代性的世俗化进程表现为:(1)自我意识代替神圣主体;(2)工具理性排斥思辨理性;(3)科学经验判断感情体验。世俗的现代理性文化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裕,但也造成精神空虚、道德低落和一系列社会弊端。第二部分“超越现代性的后现代游戏精神”说明:以超越现代性为目标的后现代主义批评了现代文化的主体性哲学和人本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但却进一步推动着世俗化进程,摒弃一切宗教的终极性关怀。后现代性的主要特征是游戏精神,是一种非稳态的文化型态,终将被新的文化类型所超越。第三部分“超越后现代性的基督教价值体系”,探讨了基督教超越后现代性的可能性,指出基督教的未来发展不能依赖于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附合与适应,在恢复和重建西方价值体系的努力时,不但能超越世俗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为价值规范提供神圣保障,而且也能超越前现代性的神圣文化,吸收世俗文化丰富的文明成果,融汇新的文化类型。
一、题解:文化类型、互动和超越的循环
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西方文化或文明是一个统一的历史传统和进程,但实际上,“西方文化”和“西方文明”这样的概念所概括的是不同的民族(如希腊、拉丁、北欧日耳曼、英格鲁—萨克逊)的传统、形形色色的文化形态和思潮(如希腊化、经院主义、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我们需要建立一些“子”概念来概括像“文化”、“文明”这样的大系统在民族、历史和逻辑诸方面的特征。当代历史学家汤因比(A.J.Toynbee)使用“文明类型”这一概念区分出六千年来世界历史的二十六个文明社会。每一个文明社会的结构主要由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剖面构成,其中文化是这一结构的核心与精髓所在。汤因比在谈及“文化”涵义时强调,以宗教信仰为根基的价值体系,是文化的精神创造活动的标志,故得出“文明类型就是其宗教的表达方式”这样的结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然而,汤因比并未对文化的类型作出进一步的区分。我们认为,即使把文化视作文明的一个构成方面,也不能用“文明类型”的分析取代“文化类型”的分析,因为每一个文明社会的文化表现代表不同的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可以进一步被分析为不同的类型:因而“文明——文明类型——文化”三级概念是不够的。需要“文明——文明类型——文化——文化类型”四级概念网络才能对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现状作出比较全面、具体的描述。
本文无意对汤因比的历史哲学作出补充,只是借用他的“文明类型”理论,引伸出“文化类型”这一概念,并把这一概念运用于他所列举的二十六个文明社会的第一个——西方社会,分析西方文化传统和现状。我们的分析与汤因比思想还有一个相关点,即:宗教信仰是价值体系的根基、精神活动的标志。我们认为,近代和现代西方文化的类型虽然不能被归结为基督教,但却是以基督教文化为参照的;与此同时,基督教也对近、现代流行的世俗文化作出反应,为西方文明精神建构新的价值体系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借用社会学一个流行术语,我们把基督教和西方文化其它类型的相互作用称之为“互动”(interaction).
在一些人看来,基督教代表着“前现代”(pre-modern)文化,早在18至19世纪的世俗化运动中被现代文化所超越。当前后代主义兴起,代表现代文化特征的现代性(modernity)又被后现代性所超越,基督教的社会文化功能进一步下降。当然,他们并不否认基督教存在事实和权利,但却认为,基督教必须适应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只能作为现代和后现代的文化类型的一部分,才可能生存和发展。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内部出现的现代主义思潮和现代化运动,以及当前出现的号称“后现代神学”的各种流派观点,似乎证明了上述观点的合理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