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1)
2017-01-10 01:15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红色经典的说法在中国已经有一段时间。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
红色经典的说法在中国已经有一段时间。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红色经典丛书”,重印五六十年代的一批长篇小说,包括《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2001年夏,中宣部、文化部等推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重点献礼文艺作品,在中国各地电视台和电影院热播一大批反映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和电视连续剧,如《长征》、《红岩》、《忠诚》、《日出东方》等,收视率可观。出版部门同时大量重印、再版各种革命题材的文学、文艺作品。中国舞台上重新上演革命题材的剧目和音乐舞蹈。当年的“样板戏”再受观众青睐。MTV、卡拉OK等新的大众电子娱乐形式也热衷“红色”题材。中国媒体包括互联网大量报道和评论红色经典的流行。总之“再造红色经典”的话题,已成为中国在世纪转换时刻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一时刻又与全球化时代接轨,凸现了文化“再造”的当代意义。
红色经典是指革命题材的文艺作品,也是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文化生产,是革命文化领导权(或文化霸权)建构的核心部分。中国革命文化领导权建构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即已开始,1949年建国后成为国家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在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几乎取代了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建设任务。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文革的否定,也使得红色经典销声匿迹10多年。到了90年代中期(特别是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之后)又逐渐重返中国文化舞台。从中国革命史和现当代文化史的角度来看,红色经典的沉浮无疑是一重要的风向标。就当代文化研究而言,在全球化语境下的红色经典再造又展现了何种文化动向?从国家意识形态机器方面来看,是否意欲把红色经典纳入中国文化新传统,并予以“博物馆化”?而以商业利益为主导的大众文化,是否在利用和打造某种文化怀旧情怀,来使之商品化?这些趋向与红色经典文本所包含的意义,有着尖锐的对立。红色经典文本作为国家建设的主要部分,确立了一整套的话语体系和文化生产方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情感结构以至生活方式、表达方式。虽在80年代以否定文革为主旨的文化热中,革命文化受到全面攻击和否定,但未能彻底清除和抹煞这种深层的“政治无意识”。惟有经过90年代中国文化全面商品化、“与国际接轨”后的今天,方以新的文化资本的形式和面貌重新出现。其中所显现的当代中国文化政治的动态,便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一、红色经典的产生
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经典。经典的产生都要经过相当漫长的时间,通过历史的积淀与考验,大浪淘沙,千锤百炼,真金闪烁,终成正果,堂皇步入经典之殿堂,被后代景仰供奉,反复诵咏,成为文化传统中的瑰宝和精华、文明的象征。这是我们长期以来被告知的经典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自然选择、文明进化的过程。同时我们知道,任何主流文化都是经典的当然诠释者和捍卫者,经典通过图书馆、博物馆、出版、学校、传媒等文化机构(或国家意识形态机器)得以传播、保存、阐发,影响社会。经典的确立、维护和发展自古有之。而在现代化时期,又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多方重视,起了确立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确立国家意识形态合法性的重要作用。
经典的作用在现代化时期并未削弱,而是大大加强了。在现代化初期,曾经有过激烈的反传统、反经典的运动,在西方有启蒙运动,其标志就是对基督教神学经典进行理性的批判和反思(其实这种反神学经典运动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了)。在中国这样的现代化“后发”国家,也有五四反儒学经典的激烈反传统运动。但是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建立离不开经典,西方启蒙运动的始作俑者如法国的卢梭、伏尔泰,德国的康德、黑格尔、歌德,英美的亚当·斯密和杰佛逊等,各自为自己的民族国家确立了新的经典,在一方面包容希腊和犹太传统这一西方文明共同遗产的同时,另一方面强调的是各国的“民族性”的“时代精神”。没有什么文化遗产的美国也特别重视经典的作用,它强调的自然是西方文明的共同遗产和现代经典,包括自由主义理念、市场、科技、法治的经典。80年代美国知识界受到后现代主义激进思潮的影响,出现了反思和批判白人至上、男性至上、欧洲中心的西方经典的趋势。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者于是进行了反击,由保守派学者领头,媒体、政客纷纷呼吁,重建美国文化的经典和“伟大传统”。(注:关于美国保守派于80年代鼓吹再造白人文化经典,可参见E.D.Hirsch,Jr.,CulturalLiteracy:WhatEveryAmericanNeedstoKnow.Boston:HoughtonMifflin,1987;andAllanBloom,TheClosingoftheAmericanMind.NewYork: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