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的兴起和文学救赎功能的变迁(1)(4)
2017-01-23 01:07
导读:救赎的对象甚至不仅仅是抽象的作为精神符号的人性。如果说卢新华和刘心武是时属于初出茅庐的新手,多少显得稚嫩。那么劫后余生的一批50年代的青年
救赎的对象甚至不仅仅是抽象的作为精神符号的人性。如果说卢新华和刘心武是时属于初出茅庐的新手,多少显得稚嫩。那么劫后余生的一批50年代的青年作家们,其救赎的热诚因为轻车熟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张贤亮的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读起来活像一部圣徒忏悔录。《绿化树》序言中作者说,这一部树他要描写一个资产阶级出身,而且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所熏陶的青年,经过“苦难的历程”,最终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故事。这和圣奥古斯丁皈依基督教后,在《忏悔录》里叙说他青年时迷恋希腊罗马文学,独不思敬畏上帝的痛心疾首状,基本上是如出一辙。这可见在宗教语境缺失的当代中国,是文学替代宗教在担当灵魂救赎的角色。不但救赎灵魂,甚至救赎肉体。《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里的黄香久以她好耐心的火热欲望,奇迹般地治愈了男主人公章永粼的生理无能。这真是一种如大梦初醒一般的快感。欲望在这里以身说法,雄辩地证明它的魅力丝毫不下理性。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用的实用理性。
或许文学救赎功能的最好注解该推王蒙。当初以反对官僚主义为主题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不过是则短篇小说,按说它是属于柏拉图所谓歌颂当代的“好诗”一类,可是转眼之间便有人将它同王实味的《野百合花》并提,烽火之旺直至惊动最高领袖,要不是毛泽东发话,只怕王蒙死无葬身之地。毛泽东还说,“小说有缺点,正面人物写得不好”⑤。关注甚至直达小说的技巧层面。这可见文学经国济世的意识形态功能,早已经不言而喻被定准为她的天生使命。假如文学仅仅事关闲情逸致,它不可能搅动上下层层的国家机器。新世纪伊始,王蒙《春之声》、《蝴蝶》等一大批小说,以潇洒和智慧双管齐下的意识流手法,尽开风气之先。但是从欧洲联想到中国的春之声也好,还是庄生梦蝶的迷离恍惚也好,王蒙是以万变应不变,一如既往在歌唱苦尽甘来、否极泰来的社会新转机主旋律。其意识流手法游刃有余的娴熟操作,则不妨视为连带着一起救赎了是时被认为已是日薄西山、穷途末路的文学表现手法。有评论家认为,当年这一批“伤痕文学”的救赎情结,是一种受虐心理使然,可以名之为“张贤亮症候群”,向我们反复重申两个基本原则: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痛苦和欢乐是崇高的情感,不仅如此,痛苦是必要的,而受虐是无限美妙的、痛苦的记忆是一种漫长的道德考验,被用以证明荣耀所必须支付的艰辛代价,痛苦成了 这荣耀本身的附加值……2.苦难是对个人忠诚度的最高探查,伤痕派作家据此编织着苦难纷呈的历史。张贤亮们的使命,就是借助修辞重新定义痛苦的记忆,为制造自身悲 剧的势力辩护,重申对国家、民族、家园和土地的永久忠诚。⑥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关于文化选择中的价值取向
冯班与清代乐府观念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