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明(1)(2)
2017-02-21 01:06
导读: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古代典籍中找到这种传说的痕迹。保存到今天的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其中的《国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古代典籍中找到这种传说的痕迹。保存到今天的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其中的《国风》部分,就是用口头传唱的一大批民歌。传说周王室每年春天要派“行人”“道人”(专门为王室采集民风的史官)到十五国民问采风,采集民歌,用来献给官府,作为一种对老百姓的民意调查,让统治者知道老百姓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风”既可以作为风俗民情讲,也可作为讽谏时政之说,由国风可见民间生活。这种民歌也就是现代意义的口述史诗,口头创作的历史。传说周代的民歌成千上万,孔子将其中的三千余首进行删改编辑,选其中三百零五篇,作为一种经典定本,这就是《诗经》的由来。本来是活泼泼的口头传唱民歌,经过一番删改之后就变了样。“诗言志,歌咏言”。
原本是最早的人类口头文化遗产。但是经过孔子改订写成书之后,就变成了文字材料,虽然这样一来流传保护就容易多了,不过也失去了它的口头性、民间性和完整性。历代皇朝都要将这部书作为官方儒家思想文化的教育工具,乃至注家蜂起,各种说法迭出。今天流传下来的《诗经》,它的原始面貌已经起了变化。从经学的角度看《诗经》,是一部儒学思无邪的教材,从文学的角度看《诗经》,是一部艺术性很高的诗集,从史学的角度看《诗经》是一部周代的历史,但当我们从传播学、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看,它又是一部非物质遗产转化为一部有形的文化遗产的典型例子。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就是人体。用人体的各个部分进行的动作构成了各种形式的表演内容。它包括下列诸方面:
戏剧表演、舞蹈、宗教礼仪、节庆仪式、传统的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崇拜天地自然的形式。请注意,这些用人体进行的各种动作都有它的文化意味,也就是这些动作不是无目的的,而是为着某种宗教信仰、礼仪、传统生活和历史延续的需要而作。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舞”字了,写成一个人双手举着火把在跳跃,那是远古时期人们节庆时的舞蹈。今天的彝族火把节、纳西族围着火炭跳舞,保留着这种远古意味。他们跳舞都有着某种意义。或庆祝丰收,或祭神祭祖宗、或崇拜天地,也就是古人说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比起口头文化遗产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似乎更难界定。有时候物质文化遗产常常跟非物质文化遗产交织在一起。例如在中国贵州民间文化中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傩戏,表演者戴着一种色彩丰富、奇异夸张的面具进行表演。这种面具可以单独看做一种文化现象,因为它的一种木雕刻品甚至也可以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但是它在傩戏中成为一种道具。那么它究竟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呢?
我们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必须要将其置于文化环境中进行考察,考察它的功能以及在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同样是傩戏的面具,如果单独考察,可以说它是物质的,但是当这种面具一离开傩戏的具体文化环境,就不再是傩戏中的有意味的形式了,而变成了另外一件工艺品了。由此,只有将面具统一于傩戏中才会成为文化现象。而傩戏当然也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将这口头传唱和人体表演两种媒介形式结合起来,就成为有较高艺术的戏剧。在中国,戏剧的产生比较晚,西方崇尚模仿说,从古希腊开始就有着完整的模仿真人的雕塑,同时他们还在祭酒神的时候狂欢作乐,成为最早的歌舞的起源。宏伟的剧场成为古希腊歌剧表演兴起的重要原因。上万人围在一个圆拱形剧场中观看真人的模仿表演,这种形式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的。
中国早期的表演都是在宫廷中进行的,适应皇宫的需要。这种小范围的私密性的表演很快就失传了。传说中殷纣王设酒池肉林,“大置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史记·殷本纪》)长期以来人们注意这段文字描述殷纣王让男女裸体追逐,荒诞淫荡,但没有看到这本身也是一种乐戏,而且就是一种地道的奢华表演,可称得上有史记载的最早的脱衣舞,而酒池肉林很有可能是一种布景。但是这一乐戏却失传了。真正将两者结合起来的,而且可以流传到后代的是为广大民众观看的戏剧表演,差不多到南宋以后,中国的戏剧才开始登上舞台。这也成为中国昆曲的起源——南戏得以壮大的第一步。用口头吟唱同时在舞台上表演,加上音乐和剧情,这种集合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的艺术表演,成为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