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明(1)(3)
2017-02-21 01:06
导读:文化的嬗变是很快的,往往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文化。但是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它却是相当稳定的。因为由口头和人体作
文化的嬗变是很快的,往往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文化。但是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它却是相当稳定的。因为由口头和人体作为媒介的文化,口耳相传,在一种静止的范围中世代继承,除了一些局部的修正之外,在很长的时间中可以保留下来。
二、形式
与雕塑、建筑、绘画等物质的文化相比,用口头和人体作为媒介创造的文化艺术,它的形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首先它是一种动态的造型艺术。这种动态艺术在提炼生活的真实性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运用人体主观的创造能力,连续地、变化地直接向观看者传送一种凝缩的自然。众所周知,人对于世界万物的美感,直接来自人体本身的构造。曲线、柔软、刚强、色块,黄金分割律,无一不能在人体本身找到美的源泉。如果说物质性的文化只能在静止中找到美的享受,那么,人体创造的艺术,则是以一种强烈的动感和变化创造了更为强烈的美。
其次,人体包括口头的吟唱,是一种声音和动作的配合,经过提炼的韵律感非常强烈的乐声使人体活动创造的艺术达到一种交融酣畅的境界。声音在早期人类的原始歌舞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典籍记载了早期中国人的歌声。根据《礼记·乐记》记载,远古时期留下来的最早的歌只有两个字:“候人兮猗。”(《札记·乐记》栽涂山氏女歌)就是这两个字:“候人”,白描、平凡的语言,一旦加上了强烈的语气词“兮猗”之后就变成了抒发心中等待伊人归来的歌声。语气词在抒发人的情感中加强了要表现的内容。鲁迅这样描述了中国古代歌谣的诞生:“在昔原始之民,其居群中,盖惟以姿态声音,自达其情义而已。声音繁变,寝成言词,言词谐美,乃兆歌咏。时属草昧,庶民朴淳,心志郁于内,则任情而欢呼;天地变于外,则祗畏以颂祝,踊跃吟叹,时越侪辈,为众所商,默识不忘,口耳相传,或逮后世。”在强烈的歌声中配以人体的舞蹈,正是“言之不足则长言之,长言之不足则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礼记·乐记》)于是真正的人的载歌载舞就出现了。西方最早的歌舞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祭酒神歌舞,也是通过人的歌声和强烈的动作来表现对于酒神的崇拜。这种歌舞后来就演化成西方的歌剧和舞剧。早期中国的歌舞则是合而一,没有情节,没有盛大的配乐,只是一种宫廷乐舞而已。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吴琦幸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汉画像石数字化的设计与实现
论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