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下)(5)
2017-06-30 01:00
导读:注:(1)周作人:《平民文学》,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P211212. (2)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创造月刊》1926年4月。 (3)(14)蒋光
注:(1)周作人:《平民文学》,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P211212.
(2)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创造月刊》1926年4月。
(3)(14)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见《当代中国文艺论集》,上海乐华图书公司1933年版。
(4)(11)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1928年2月。
(5)冯乃超:《人道主义者怎样地防卫着自己?》,《文化批判》第四号,1928年4月出版。
(6)成仿吾:《毕竟是“醉眼陶然”罢了》,《创造月刊》1928年5月。
(7)钱杏村:《死去了的阿Q 时代》,《太阳月刊》1928年3月。
(8)《欧化文艺》,见《瞿秋白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P880,881.
(9)(12)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文学月报》1932年创刊号。
(10)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见《胡风评论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P232.(13)瞿秋白:《“我们”是谁?》,《瞿秋白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P875,878.(15)《现代汉语辞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P200.这是直到今天我们出版的辞典中仍然保持的解释。“大众化”辞条之下的全部解释就是:“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根据这个解释来理解和判断大众化,更可以看出它与五四新文学精神背道而驰的性质。
(16)毛泽东:《五四运动》,《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7年袖珍本P523--524.
论文出处(作者):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上)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