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海派文学与现代媒体:先锋杂志、通俗画刊及小(2)

2017-07-08 01:09
导读:这个经验实际上一直延续下去,并得到变形和发展。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的《万象》创刊时期 (1941年7月),海派抛弃了它一味追求的文学先锋性,而在

这个经验实际上一直延续下去,并得到变形和发展。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的《万象》创刊时期 (1941年7月),海派抛弃了它一味追求的文学先锋性,而在大众文化的商业操作下,团结新旧市民文学的大批作者来给它写作。《万象》的编者就很具象征意义,前两年是鸳鸯蝴蝶派作家陈蝶衣,后两年却由新文学作家柯灵担任主编,新旧互相调和,成了一个雅俗共赏的综合性的市民文学文化刊物。那时类似的海派通俗型刊物很多,如《杂志》(吕怀成等编)、《小说月报》(顾冷观编)、《大众》(钱须弥编)、《春秋》(陈蝶衣、文宗山编)、《幸福》(汪波即沈寂编)、《万岁》(危月燕即周楞伽编)等。这些刊物首要的是争夺市民读者,所以商业性的考虑是第一位的。但它们也有自己的圈子,纯文学的作者不会往里面挤,原来的鸳鸯蝴蝶派作家、现在的通俗流行作家或有志于普及大众的新文学作家,三者不妨都可汇聚,形成新市民文学的海派刊物作者队伍。我们能感受到在尽量争取读书市场的效益之中,一种隐隐约约的大的“同人”圈子仍然是存在的。
    画报的文学化和杂志的画报化
今天书报的日益图文并茂,使人不禁回忆起往日海派的两种刊物:梁得所革新后的《良友》画报和叶灵凤、穆时英合编的《文艺画报》。它们分别代表了海派画报的市民文学化倾向,与海派文学杂志的画报化倾向。
《良友》存在的时间极长,自1926年创刊,至 1945年停刊,后又在香港复刊,是一个老牌的以图片为主的画报,在中国和东南亚一带深具影响。《良友》能执中国现代画报之牛耳,首先应归功于创办人伍联德不拘资历起用梁得所,是梁得所大胆改革将《良友》带入“现代”的轨道。《良友》最初由伍联得自编4期,然后从5期至12期改由鸳蝴作家周瘦鹃执编,这时期的画报充满了旧文学的习气,是小报加图片的编辑方法。图片以风景、电影戏剧、体育、服装、民俗、儿童照片为主。每期塞入鸳蝴长篇连载。封面也按当时鸳蝴杂志惯例,登载电影女明星胡蝶、黎明晖等的近影(最早的鸳蝴杂志封面是登名妓照片的)。到了梁得所手中,他从13期(1927年3月)一气编到78期(1933年8月),大量增加时事信息和世界科技奇闻,照片之外添加美术图片,改一般照片为艺术摄影(已经能看到摄影家的作品,如63期郎静山的上海工厂摄影《繁嚣》)。完全排斥了鸳蝴文学,代之于海派文学和新文学。25期上便介绍了刚从广州来上海的鲁迅,有自传、司徒乔的画像、梁得所的摄影和所写随笔《关于鲁迅先生》,详述访问经过。新文学作家进入《良友》的,先后还有赵家璧、郑伯奇、赵景深、茅盾、郁达夫、丁玲、老舍、巴金、张天翼等人。封面改用名女人或大中学校的校花皇后,如19期封面的徐志摩夫人陆小曼,34期载上海中西女塾女皇陈皓明、崇德女中女皇苏梅影的照片(因此沈从文讽刺《良友》是“新海派”,可以“一面看《良友》上女校皇后一面谈论电影接吻方法”,“制造上海的口胃”[6] (P143)。并且从25期始,画报图片的说明文字附了英文,以适应南洋华侨的阅读。1930年后,《良友》带头把图片的铜版印制改为影写版印制。由此,《良友》的销量直线上升。据伍联德自述:在上海北四川路鸿庆坊口办良友印刷所期间,《良友》画报创刊,初印三千,加印四千,一直是一万以内。迁到北四川路蓬路口新址以后,便销到二万。37期起改用铜版纸,已发行三万。45期始改为影写版,画报印数每期飙升为四万二千份。(注:见伍联德的《良友一百期之回顾与前瞻》,载1934年12月《良友》100期。《良友》从1933年9月的79期至1938年6月的138期,为马国亮编辑,中间改月刊为半月刊,但不久又恢复。139期后至在大陆终刊,为张沅恒编辑。马、张大体上执行的仍是梁得所的方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商业成功,就在于梁得所增强了画报的现代性质,满足了正在日益成长的都市海派读者群体包括源源不断的青年学生和新一代市民的心理需求。在时间上,《良友》的改革得风气之先,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是上海现代转型的重要时刻,一份平常的鸳鸯蝴蝶派画报本来走的是老路,却及时地转化成一本新型的海派画报,于是成了大器。
上一篇:楚簡《仲弓》篇與《論語·子路》篇仲弓章對讀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