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研究大有可为(1)(2)
2017-08-06 06:52
导读: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谢罗山、嵾山、嵾岭、嵾上山、太岳山等。它地处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北通秦岭,南接巴山,绵亘起伏,纵横八百余里。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谢罗山、嵾山、嵾岭、嵾上山、太岳山等。它地处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北通秦岭,南接巴山,绵亘起伏,纵横八百余里。这里高险幽深,气势磅礴,山峦超逸,飞云荡雾,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风光秀美,景色迷人,兼有五岳之雄、险、奇、幽、秀,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武当山古建筑群年代久远,保护完好,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下名山僧占多。”据《太和山志》记载,自周代开始,武当山就有了宗教活动。东汉末年道教诞生以后,这里就被称为“仙山”、“道山”[6]2。2500多年以来,武当山一直是历代高隐修真之士理想的栖息之地。隋唐五代时期,一些著名的道士开始在此修炼。北宋时期就已出现了玄天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炼的神话,自此以后,武当山就变成了真武大帝的“寓所”了[7]。武当山古建筑自唐代开始出现。由于唐王朝的统治者自诩为老子的后裔,兴道抑佛,因而道教日盛。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均州太守姚简在这里主持修建了五龙祠,揭开了营建武当山道场的序幕。在此之后,又陆续修建了“太乙”、“延昌”、“神威武公新庙”等庙宇。宋代帝王推崇武当真武之神,下诏将五龙祠升为五龙观,武当山建筑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自称“受命天地合德”的元朝帝王“大兴老氏之教”,元世祖忽必烈又下诏将五龙观改为五龙宫,且建造了元武大殿[6]3。到了明代,武当山道教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其名气之大竟“出五岳之上”,使得“髫年蓄五岳志”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慕尤切”,在因母亲年迈不宜久游的情况下,宁肯舍弃峨眉山之行,“先事太和”,由华山下来直奔武当山,完成了他胸积已久的夙愿,写下了著名的《游太和山
日记》[8]39。明代武当山名气大震,缘于大规模营建武当山道场。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虽然对佛道二教均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政策,但对道教祈神降福、驱邪除妖的斋醮活动还是很欣赏的,所以对武当山的著名道士张三丰也格外重视。明成祖朱棣自命为真武神转世[9],且对张三丰尤为看重,曾派人寻访他,希望与他见面。所以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大修武当山道观。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明成祖命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等督军夫三十余万人,在此大兴土木。先后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建成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的庞大道教建筑群[10]。从此,武当山名声日益显赫,成为道教全真道的重要宗教场所,并且吸引了外地大批信徒纷纷前来进香。与此同时,也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文人骚客和旅游观光者,大量的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作品也就应运而生。武当山由于其自然景色和道教建筑引来文人墨客,文人墨客创作的游记文学作品又反过来推波助澜,更加彰显了武当山的名气和声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大学排名 三
古代游记文学肇始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大盛于明清[11]。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也基本上与此同步,亦即发端于魏晋,成熟于宋元,大盛于明代,清代渐衰。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作品的数量较多,有些刊行于《古今图书集成》、《湖广通志》、《襄阳府志》、《太和山志》等专书中,也有一些散见于历代文人的个人文集当中。就我们手头所能搜集到的作品而言,大多为明代文人所作,其他朝代的作品较少。在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作品的搜集和整理方面,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程明安、饶春球、罗耀松等三位先生用力甚勤,整理出版了《武当山游记校译》一书,为我们省去了许多耙梳翻检的精力和时间[12]。尽管目前我们还未能做到搜罗殆尽,也还是能根据手头现有的资料,对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给出一个大概的轮廓,以利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作品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肇始于魏晋。南朝刘宋郭仲产所著的《南雍州记》对武当山有如下描述:“武当山山高陇峻,若博山香炉,苕亭峻极,干霄出雾。学道者常数百,相继不绝。若有于此山学者,心有隆替,辄为兽所逐。”[13]23296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沔水注》中也有类似的摹写:“武当山一曰太和山,亦曰嵾上山,又曰仙室山。山形特秀,异于众岳,峰首状博山香炉,亭亭远出,药食延年者萃焉。晋咸和中,历阳谢允舍罗邑宰,隐遁斯山,故亦曰谢罗山。”[13]23296上述两则记录,虽不一定是作者所亲历,且文字简约,但对武当山的描摹也富有文采。即使算不上是真正的游记文学作品,也可视为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的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