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研究大有可为(1)
2017-08-06 06:52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研究大有可为(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为发展地方
[摘要]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为发展地方经济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大有可为。宜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并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其进行综合研究。本文还提出了确保该项研究工作顺利而稳妥开展所应采取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武当山;古代游记;研究目的;原则和方法
一
在我国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上,作为文学重要样式的散文,与
诗歌、
戏剧、小说一道,构成了文学的四大门类。如果把《尚书》作为我国古代出现的第一部集记叙和议论于一身的散文集的话,则散文的出现应该说是比较早的[1]。游记文学作为散文的一个门类,最早产生于魏晋,盛行于唐代[2]。大家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旅游是人的一种物质享受,同时也是高雅的精神享受。很难设想,还远未解决自身温饱的人能够出去游山玩水,论古赏今。虽然不排除交通工具的进步、景观的发现和建设等因素对旅游行为有某种促进作用,但是旅游则一定是在人们有了相当的经济盈余之后才会出现的一种需求行为。因而游记文学与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相比,出现得比较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游记文学是一种溶真实与艺术于一身的文学样式,是作者在旅游当中或之后,将旅途中的各种见闻、感受和体悟记录下来、描摹出来,以便日后回味咀嚼,也便于与他人同享欢乐、同游故地而写下的文字。说游记文学是真实的,是因为它一般说来是作者在旅游过程当中亲历的、耳闻目睹的具体而形象的且有所感受和体悟的事物,它很少有虚构的成分,因而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和认识价值。说游记文学是艺术的,是因为它具有
美学意义,是作者旅游审美的结晶,是一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兼具的艺术创造,具有极高的欣赏和美学价值,具有净化人们心灵和陶冶情操的作用。这从人们在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郦道元的《水经注》、柳宗元的《永州八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等游记文学名篇之后,受到巨大的精神震撼可得以证明。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作为游记文学之一的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是历代文人骚客游览武当山水而留下的墨迹,是我国古代散文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博大精深的武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山是一座闻名遐迩、具有绮丽自然风光和厚重人文底蕴的道教名山,它历尽沧桑,本身就是一本开启人们智慧之门的、自然与人文结合紧密的教科书。人们知晓武当山,认识武当山,接近武当山,品评武当山,除了涉猎一些书面的或影像的历史资料之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古代或现当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作品。而认识古代历史上的武当山,则非要阅读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不可。
我们可以从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当中去了解、认识和发掘武当山的方方面面,诸如命名的由来,社会
政治经济概况,道教及其建筑的源流,生态环境的变迁和保护,旅游景观的开发与建设,以及物候与植被、民风与民俗、丰饶的物产、交通的发展等等方面。此外,从繁荣艺术的角度讲,我们还可以从武当山游记文学中去学习写作、
音乐、
美术、武术、建筑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在经济高度市场化且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我们能够也应该从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当中挖掘出许多为我所用的东西。就是说,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的宝贵财富,借鉴历史经验,结合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去做好做大武当山水的文章,把武当山规划好、建设好,增进世人对武当山的了解,让武当山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十分珍惜和坚决保护好武当山这一块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千方百计地促进其良性、可持续健康发展,延惠我们的子孙后代。所有这些,正是我们今天应该着力发掘和研究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的原因和意义之所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人墨客吟咏题赋的旅游文字,特别是游记文学,对旅游景观名气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元人刘仁本在《东湖唱和集·序》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山水林泉之胜,必有待夫骚人墨客之品题赋咏而后显闻。若匡庐见于太白之诗,天台见于兴公之赋,而武夷九曲,见于朱紫阳之棹歌也。盖其胜处,多在深僻遐旷寂寞之滨,非得好事者杖履之追游,觚翰之赏识,则夫仙踪佛迹,巨灵幽秘,亦何由而得传闻于世耶?”[3]这段话说得鞭辟入里,深刻阐明了旅游文学,特别是游记文学对彰显旅游景观的不容小觑的作用。明代“竟陵派”代表文人钟惺在为《蜀中名胜记》一书所写的序言中说得更为明确:“山水者,有待而名胜者也。曰事,曰诗,曰文。之三者,山水之眼也。”[3]这段话的意思是,自然山水,必须有所期待才能成为名胜。期待什么呢?期待“事”、“诗”、“文”。有了这三件,就像一个人有了眼睛一样。这里面的“文”,当然指的就是游记文学。可见游记文学同历史掌故(“事”)、诗词歌赋(“诗”)一道,在宣扬旅游景观当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九华山歌》中这样吟咏道:“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寞,兀如断岸无棱角,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4]敬亭山,地处安徽省宣城市区西北,本来就是一座孤零零的崩坍的岩岸,枯寂而无生气,就因为时任宣城太守的南朝大诗人谢脁的一首《游敬亭山》诗,而使得它竟与“五岳”齐名,并且又使得唐代大诗人李白仙游到此,留下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千古名句[5]。又如因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崔颢和李白的题诗、王勃的《滕王阁序》并诗等名篇,遂使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等江南三大名楼一举天下闻名。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在成就武当山声名方面,也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