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卑微,这唯一的高贵!(1)

2017-08-19 05:51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卑微,这唯一的高贵!(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很多时候,通过作品去推断一个作家往往会发生错误。钱钟书说
很多时候,通过作品去推断一个作家往往会发生错误。钱钟书说“巨奸为忧国语,热衷人作冰雪文”,这是太过典型以至于极端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很多作家和他们的作品确实相距较远,我们从作品中找不到他们的影子,那个若隐若现的面孔并不是他,即使凭理智从作品之间隙和裂缝处推测出一个判断和印象,事实又往往证明我们还是错了。当然,也有完全相反的情况,那就是作者和作品十分趋近,甚至不分彼此,一部作品就是他的一次心灵告白、一次哭泣或怒火中烧,比如佛陀、卡夫卡、尼采,他们的内心和对内心的表达都独一无二,并且相依相应:这些作家有着单纯的作品和单纯的面孔。
  韩东喜欢卡夫卡,但他的情况看起来却不像卡夫卡那么单纯。韩东和他的小说有一种明显的不对应。主要原因是韩东现实里给我们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现实里的韩东反叛、“极端”并且争议不断,然而他的小说却异常的“低调”、安静,这不仅是指那种朴素、冷静的叙述风格,也指他那种“严格”的个人化取材,这种取材方式决定了他叙述时纯净的个人化视角,同时也决定了一种谨慎而不“僭越”的姿态。
  如果说艺术的创造真的能够使人进入一个心无旁骛的境地,并坦呈他现实所无法显现的灵魂内面的话,我们就不应该对韩东的情况表示不解;但是艺术的世界不会那么单纯,一个人的灵魂即使多面也不可能面面相隔,而韩东的小说不仅保持了取材和艺术上的“谨慎”姿态,甚至连内容也绝少那些张扬、猛烈的东西——这不是那个现实中常常袒露自己愤怒的韩东。从“他们”到“断裂”,他给我们留下过太深刻的印象,可是他的小说却如此宁静!联系到韩东是一个有着绝对清晰的理智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人(全面阅读后得来的印象),这种错位耐人寻味。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一
  
  韩东谈到他所喜欢的小说和语言时,曾列出以下几个特点:收敛、沉静、自然、质朴、庄重、细致、敏感、微妙、机智、严谨……韩东说这些都是极好的词,都是他所喜欢的。在这中间,他把“收敛”、“沉静”放到了最前面,同时还说,“我喜欢清晰、简单,有时候笨一点的方式。造作、炫耀的东西我不喜欢”。①可见,在韩东心目中,对于好的小说来说,“收敛”和“沉静”是极重要的一点。
  浏览他整体的小说创作,我们发现“内敛”和“沉静”也恰是他小说的突出特点。不仅小说本身,就连其写作也是如此:韩东的小说改得多写得慢,九十年代至今,长篇不过《扎根》和《我和你》(新近出版《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中短篇也不算多,和那些发表作品以月、以季度计量的“高产”作家相比,这样的速度无疑要“内敛”许多,而他那种几年磨一部、一部改数稿、甚至常推倒重来的写法,如果没有一种沉静的心态,恐怕也是难以坚持的。当然,最能体现这种“沉静”和“内敛”的还是他的作品。
  韩东的小说大部分取材于个人生活经历。他所有的故事和人物,几乎都来自于韩东的个人生活,小说里的主人公——“我”、“小培”、“小东”或者“小陶”——常常闪现着韩东自己的影子。和那些取材远离自我本身的作家相比,韩东的“个人化”取材方式首先就是沉静而内敛的,它有着一种老老实实的态度,似乎是为了确保诚实,韩东拒绝了自己视线之外的世界。与此同时,似乎是为真正实现和保持这种本分老实的姿态,韩东的讲述试图尽可能地去消除“个人化”所常有的主观、易感和激动,这一点在韩东的语言和整体叙述风格上体现得尤其鲜明。
  韩东写小说也喜欢讲故事,但和那些“先锋”以及不少“晚生代”作家相比,韩东讲故事要“规矩”很多。他总是以他特有的敏感和细腻娓娓道来,既不兴高采烈,也不眉飞色舞,而他所讲的也都是那些平常的人事——他所经历的现实和往事,身边的或旧日的亲人、朋友以及闲人过客等等;人事都是极现实也极平常的,没有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也缺少大起大落的悲欢离合,所谓人生、所谓命运不是被“挖掘”而是被“展示”出来的。这种现实而平常的素材没有丝毫的枯燥乏味,全赖于韩东极具才华和控制力的讲述:他含而不露的幽默,他对人心令人叹服的精微把握,他对细节的雕琢经营和点到为止,以及对人生、命运谦卑而冷峻的审视……小说《在码头》和《革命者、穷人和外国女郎》所讲的无非是一场无意义骚乱和一个自欺欺人、让人怜悯发笑的单身汉,非要在里面挖掘出什么深奥的意义当然是可以的,但我忍不住感兴趣的是它们如何进入到了韩东的笔下,同时又让我们读得津津有味甚至欲罢不能?而《花花传奇》和《小东的画书》则因为明显涉及到了命运和死亡,所以韩东无法再“无动于衷”,但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在伤感止不住要弥漫的地方,韩东依然在极力地控制:《花》在写到那只美丽绝伦的猫死去时,韩东只是非常自然主义地描述了“我”冷静、淡漠的举动与感受,似乎生的记忆和死的空虚真的就在那“淡漠”中一笔勾销了;《小》中写父亲去世多年后开始越来越频繁地降临“我”的梦境,作者所写出的无非就是那种历久弥新的悲伤本身,然而他没有延留,而是接着用一种年份罗列的方式呈现了父亲和“我”们之间一种令人怅惘的生命对应——弹指一挥间,悲伤便被适时地稀释了;而《交叉跑动》、《我的柏拉图》对男女情爱过程的描写则让我们看到了他对人性心理那种超强的洞察和把握能力,那些迂回试探、敏感和自卑、受控和失控、对灾难的直觉以及它令人绝望的应验……所谓存在的意义、生存的处境,所谓思考和追问,韩东都统统留给了我们,他所“乐此不疲”的是对情爱事件、心理的展示与追踪,他紧紧抓住心理和情感的幽微和曲折,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和风吹草动,向我们展示出幸福的来去和爱情的枯荣。事件和过程是不平静的,生活和心理的波澜甚至是剧烈的,但韩东的叙述始终像外科医生那样临危不惧,精确而镇定。
上一篇: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