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社会转型与体育社会问题(2)

2014-12-06 01:07
导读:3关于如何界定体育问题的思考 我国体育界的研究者们在创建体育社会学的过程中,为体育社会学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

  3关于如何界定体育问题的思考

  我国体育界的研究者们在创建体育社会学的过程中,为体育社会学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学者们在对待体育社会问题概念的界定上,却是相当的谨慎。以体育学术界公认的体育社会学领军人物之一卢元镇教授的著述为例,在他主编或编著的教材和著作中,虽然都有对体育社会问题的论述,然而都没有对什么是体育社会问题这一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如,卢元镇编著的《中国体育社会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卢元镇主编的《体育社会学》,高等出版社,2001;吕树庭、卢元镇编者的《体育社会学教程》,出版社,1995)。此外,对体育社会问题的专门研究颇有见地的学者邹师教授,虽然在“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体育与科学》,2006(2):63—66)一文中,涉及到了体育社会问题界定的要素,但对于什么是体育社会问题,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足见界定体育社会问题这一概念的难度。

  爱因斯坦曾经把科学理论的建立分为两步,首先是创造概念,发现原理;然后是推理,建立体系。有教科书定义说:“科学理论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体系”,“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是理论建构的基础,是一门学科最基本的要素。任何一门学科,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经验研究,都离不开概念”。对体育社会问题概念的研究也不例外,它是理论研究进程中不可回避的思维形式,是应用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理论导向,是建构体育社会学中层理论——体育社会问题理论体系的核心。为此,笔者尝试性地提出在界定体育社会问题这一概念时,是否应考虑如下3个问题。第一,对体育社会问题的界定,是将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定义加上前置限制词“体育”而加以移植呢,还是要考虑到体育社会问题既具有社会性、问题性,也具有体育自身的个性或称特殊性,而依据现实实际加以建构。其次,掌握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基础和转型期社会问题的表现、特点与成因,充分借鉴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研究成果,也是在界定体育社会问题这一概念时不容忽视的。第二,在我国,社会问题有遗留的社会问题(比如问题),也有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问题(比如腐败问题、社会不公问题等)。体育领域是否也是如此。此外,在界定体育社会问题时,要不要考虑一些体育社会问题的广泛国际性。第三,体育领域内的某种现象或状态是否被确定为体育社会问题,要受到问题构建主体的价值观甚至知识结构的影响。为此,同一社会现象或状态在不同国家、社会,甚至在同一社会的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境遇是不同的。“以人口问题为例,我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并不认为人口增长过快是一个确然的社会问题,但它最终演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结构性问题。“客观条件只是社会问题构成的前提条件,主观评价及其行为反应则是构成社会问题的必要条件。因为从一种客观状态的存在到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依赖于社会成员对待问题的态度。简而言之,社会问题的确立需要经历一个社会成员的社会建构过程。这个建构过程就是社会成员使某种客观状态不断地‘问题化’,从而最终取得社会问题的‘合法’地位”。例如,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不公、贫富差距过大、腐败问题、诚信危机、农民工问题、下岗失业问题、百姓权益保障不足的问题、教育、医疗和住房的问题、就业问题等,就是社会成员建构的转型期的社会问题。

  4关于我国体育社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的思考

  4.1关于我国体育社会问题成因分析的思考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歌德尔的“不完全定理”指出,要确定一个事物的性质或实质,不可能在其自身进行,必须在其自身以外的与之相关的更大系统中寻找。这提醒我们在分析当代中国体育社会问题的成因时,不能就体育社会问题来论述体育社会问题,也不能仅仅将体育社会问题看成是体育系统内部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广泛参与,早已使体育超越自身而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体育领域中一些反映强烈的问题,同样有可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或焦点。因此,必须拓宽视野,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来思考体育社会问题的成因。

  4.1.1关于我国体育社会问题成因分析的宏观思考  体育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社会息息相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育从来没有游离于社会而孤立地向前发展。为此,体育社会问题的成因离不开社会大的影响。当我们从宏观视角来进行分析时,应该对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利益分化、渐进式改革形成的双轨体制、传统与现代以及中外的价值冲突、社会变迁中的“堕距效应”、社会结构失调和社会资源短缺等方面,来考察其对体育的影响。

上一篇:试析社区服务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