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资本的成熟和完善是实现积累制养老保障模式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严重滞后于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发展,成为我国养老保障模式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模式转变的瓶颈和掣肘。积累制养老保障模式的确立,取决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养老基金之间能否实现积极的互动和良性的循环。
论文关键词:积累制养老保障模式;建立;资本市场;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城镇企业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障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试图建立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统帐分开的部分积累制模式。然而,养老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轨面临我国资本市场滞后的严峻考验。
一、积累制养老保障模式的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
从资本市场对积累制养老保障制度作用的国际经验看,资本市场在积累制养老保障模式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资本市场为养老基金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之内获取较高的回报率、满足保值增值的需要提供了可能。养老基金具有规模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与资本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从国际经验看,积累制养老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有赖于资本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养老基金投资于资本市场虽然面临较大的风险,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看,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发达资本市场中企业养老基金几乎占了半壁江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2,资本市场可以为养老基金提供各种可选择的投资工具,时风险与收益进行更有效的组合,从而更好地满足养老基金投资的需要。养老基金的投资要做到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三者的统一,养老基金可根据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和市场状况,调整低风险和高风险资产之间的投资比例,符合养老基金的投资要求。在资本市场不太成熟时,养老基金可能是集中投资于政府债券,经过一段时间会趋向多样化,从而促使公司债券和公司股票市场的发展,成熟的资本市场下养老基金可以在股票和债券之间进行混合投资。
3,资本市场有利于提高养老基金的管理水平。从养老基金的管理主体来看,国际上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另一种是由私营部门管理。从两种模式的运行效果来看,政府管理养老金的效果远不如私营部门,主要原因是政府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普遍存在怕事求稳的心态,影响投资绩效。如果监管有漏洞,还容易导致挪用挤占等违规现象。所以政府经营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率、高和低回报。
4,资本市场对养老基金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政府承担着确保养老金按期、按量发放的最终职责,因此,为了保证养老保险基金进人资本市场后的经营绩效,政府必然且必须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实行严格的监管。这就需要制订一整套与之相关的监管规则,以确保基金的安全性。国际上对养老基金的监管采用两种模式:一是根据审慎原则对基金进行监管。在这种模式下,监督机构很少干预基金的日常活动,而只是依靠师和精算师等中介组织来进行监督,美国等发达国家采用的是这种模式。二是严格的限量监管,即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强,权力较大。除了要求基金达到最低的审慎监管标准外,还对基金的结构、运作和绩效等方面进行限量性的规定,智利、波兰和匈牙利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二、我国积累制养老保障模式的建立:资本市场的制约
作为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新兴市场,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着许多影响其功能正常发挥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制度缺陷。如股权分置问题,导致了我国股市与国民经济的内在联系程度不高,中国股市并没有成为蓬勃发展的的“晴雨表”。目前,虽然股权分置问题正在不断被化解,但影响中国股市赢利长效机制的诸多因素尚需解决。尤其是自身的质量不高和对股民利益的漠视,上市公司、股民与整个市场的内存联系被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