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农村现代化是改变农村落后的、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使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的过程。依靠什么方式使农村从传统走向现代,一向是农村现代化 研究 的热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为此设计了不同的方式,有的学者认为西部现代化 教育 要先行,不改变西部农村落后的教育状况,现代化是纸上谈兵;有的学者认为应该 科技 开发西部农村, 科学 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它会直接推动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的学者认为应该观念开发西部农村,无市场经济的观念是西部农村现代化受阻的主要障碍;有的学者则持制度开发论, 中国 特殊的国情决定现阶段制度在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具有极端重要性。当然,还有学者从农业 企业 化、农村城市(镇)化、农业园区化、大力培育农村乡镇企业等角度撰文提出农村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方式。这些开发方式都是开发西部农村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发展,仅仅依靠这些农村现代化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21世纪中国农村所面临的新状况。因此,在系统的 分析 总结 基础之上,我们提出西部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新方式,即网络开发西部农村。
一、网络开发西部农村的概念、内涵
"网络开发大西部"这一提法最早见于林光信博士的《黄羊川--网络连接西部》一书中,林光信博士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定义。受这本书的启发,我们提出网络开发西部农村的概念,并试图对此概念进行界定。
网络开发西部农村就是以网络技术为途径,使西部农村融入网络社会,即而使其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使之实现现代化的开发方式。网络开发西部农村的内涵如下:1.主体是企业。西部农村最终的发展还得靠大量非公有制企业的介入,政府只是制订规则者,而非具体开发的主体。2.途径是网络。网络只是作为一种开发西部农村的一个平台,它自身并不能创造利润,但通过它,可以使人力资本实现增值。3.目标是农村现代化、农村社会发展。
二、网络开发西部农村的特点
网络开发和其他各种形式开发相比,特点就在于:其一,网络开发的时代性。它顺应了世界社会发展之潮流,正如许多学者坦言,互联网的崛起正式宣告了信息经济的形式,而信息经济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社会形态。从 工业 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是社会形态的必然更替,正应了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其二,网络开发具有综合性特点。网络开发不但融教育、科技、观念开发于一体,而且能发挥出传统开发方式无法企及的优势。网络教育可以使农村居民 学习 环境与北京、上海同步,只要外语水平足够好,甚至可以和世界各国人民同时享受高水平教育。网络上充足的信息足以使传统农村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即而改变,与发达地区同步。其三,网络开发操作性更强,更易于被复制推广。教育开发、科技开发、观念开发等开发途径都需要政府花费大量人、财、物摸清各乡村教育状况,传统观念的形式、禁忌、民俗,而且其操作性不是很强。举例来说,即使是花高额费用在某乡投资办学,还得有相应的优良师资,高效的行政管理才能培育出优秀的人才,并且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补给教师员工工资,不易于操作。但网络开发可以直接入乡入村,相对于其他开发形式,更易于操作。它无需投资主体详细了解风土人情,也更易于被复制。其四,网络开发方式较好的互动性。人们不仅可以从网上接受大量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这就实现了农民与外界的双向互动。
三、网络开发西部农村的条件
(一)具备互联网接入的网络基础设施是网络开发西部的前提条件
近几年我国农村地区的电信业发展极快,一般而言,县城都有互联网入口,并开展相应的接入服务。家庭互联网的接入只需一根电话线、一个调制解调器、一台普通电脑就可以完成,而"区域网络"的建设只需增加一台主服务器,再用网线连接配备相应的网络设备的数台电脑即可。也就是说只要有电话线,"区域网络"就可以和全球、全国互联网相接,而西部大多数农村地区已接通了电话。由此可见,此一曾经制衡农村互联网发展的瓶颈已被打破,西部农村已经具备了互联网接入的基本条件。这里需要澄清的是,我们所指的网络开发并非要让农村家家户户都上网,这在城市尚不可能,在西部农村地区就更不现实。
(二)投资主体能够获得利润是网络开发西部农村的主导条件
并非具备了网络开发的基础设施就能使农村自觉的实现网络化,网络开发的另一重要条件是投资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的实质参与,只有投资主体愿意自觉投资西部农村,农村现代化才有可能实现。而投资主体的实质参与取决于其是否能在网络开发西部农村的过程中获得利润。东部发达地区比西部农村具有更好的地缘经济优势,西部农村凭什么吸引了投资主体的资金呢?首先需要明了的是,网络开发西部农村模式是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提出的,没有此背景,网络开发西部农村就是不现实的,至少对投资主体而言是没有比较优势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正是因为西部开发,才为投资主体介入西部、西部农村提供了诸多优惠的条件、措施,使得投资主体得以可能在西部地区获得高的回报。东部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虽然更具优势,但在某些产业部门,其竞争也更为充分,如若投资主体在某一行业未能形成规模经济,其生存与发展也是 问题 。但西部农村仍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短缺经济在长时间内仍然存在,这就足以吸引投资主体的目光,而网络开发对许多高科技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好的选择。它最少能够从以下方面获得利润或预期利润:其一,信息优势。西部农村的商机很多,关键是许多投资者对此地不了解,网络开发模式实际上也是为投资主体在西部农村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当有效信息源源不断被收集时,获得利润的机会也就到了。其二,有偿信息服务。信息本身是有价的,通过发布信息,投资主体能够赚取利润。其三,政策优势。在西部的一些区域提供了比东部更好的政策,诸如税收减免更为优惠,客观上增加了投资主体的利润。
(三)政府对网络的大力支持是网络开发西部农村的推动条件
政府是改革的推进主体,也是发展网络、网络经济的推动主体。我国的现实表明,网络的发展没有政府的参与、本地资本市场的支持、传统产业力量的介入以及社会支撑是不可能的,政府不仅继续主导着国有资源、国家资本的流向,而且对网络经济、网络发展拥有裁决权。也就是说,网络无论作为产业还是经济、社会形态,若没有政府的支持,其发展必然受到阻碍。同样,网络开发西部农村这种农村现代化的方式,也必须获得政府的支持,才可能高速发展。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童志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