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我国乡村直接选举的若干思考(1)(2)

2015-03-17 01:43
导读:四、对搞好乡村直接选举工作的若干建议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四、对搞好乡村直接选举工作的若干建议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 社会 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中国 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就是从 农村 开始起步的,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也是从农村的基层组织开始推进,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由理想逐步变成了现实。我们应该看到,要把乡村直接选举继续向纵深推进还有一段漫长的路程要走。

    (一)要组织力量,对包括乡村直接选举在内的基层民主 发展 战略进行深入 研究 。我国的民主 政治 建设必须走代表制民主和直接民主相结合的道路。具体来说,在县以上层面,主要是巩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县以下层面,要把乡村两级干部的任免权逐步交给人民自己决定,使离人民最近的基层政权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直接接受群众监督。今后5-10年是为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基本完成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政治稳定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因此,在发展民主政治的策略上,要优先考虑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基层民主,用民主政治的 方法 化解社会转型过程的矛盾,从而促进全国的稳定。

    (二)大力改进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用党内民主带动和促进社会民主。首先要逐步废除党的基层组织中事实上存在的任命制,在乡村两个层面大力推进“两推一选”制度,用民主选举制度把大多数党员和群众不拥护的人淘汰出局,把大多数人拥护的选上领导岗位,把最优秀的人吸纳到党内或党的视野之内。其次,乡村两级党组织都要健全党内民主决策制度,加强对本乡本村政治、 经济 和文化 问题 的研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依法提交乡镇人代会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由大多数群众说了算。第三,乡村两级党组织要接受群众评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经受民主政治建设的考验。

    (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民主选举顺利、健康地发展。搞好民主选举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但又不能包办代替。要善于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村民群众的认识和自觉行动,即党组织应该用思想引导的方法实现其正确主张。思想引导离不开宣传 教育 ,离不开依法办事。民主选举的思想引导的重点是使村民把真正优秀的干部(包括党员和非党员)依法选进村委会班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系统地组织群众 学习 和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主选举的法定程序。一方面,选民掌握选举的法定程序,可以增强他们参加选举的责任感,认真选举干部,积极参加选举,保证选举成功;另一方面,也使选举能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有了群众监督的基础。二是宣传候选人的当选条件。不仅要宣传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等个人条件,更要系统宣传协助村委会和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 法律 规定的义务等职责 内容 ,以防范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当选条件的宣传只能是依法宣传,切不可联系到人,以免产生副作用。三是党组织要教育和指导村选举委员会组织好村民学法和宣传活动,严格依法定程序组织好选举。四是对选举中的违法行为,党组织要积极支持有关职能部门予以处理和纠正,对触犯法律的要绳之以法。

    (四)鼓励基层的民主制度特别是选举制度的创新。农村村委会直接选举要在现有基础上,着重完善提名程序、竞选程序、罢免程序和新旧村委会交接程序,应推动村委会选举保障机制的创新。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主要提高民主化程度,增大普通群众对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提名比例、当选比例。应把竞争机制引入选举中,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人的选举,可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扩大群众参与,积极推行“两票制”、“三票制”。对基层那些有改革的积极性,条件又比较成熟的地方,经批准后可以做个别乡镇直选的试点。检验基层民主改革上的最终标准,应当看它是否有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对于实践中出现的“制度创新与某些现有法律条文矛盾”的问题,应借鉴还在推行的农村费税改革的做法,先由中央进行政策性授权,在试点取得成功,取得经验以后,再修订某些法律条文。

    (五)完善乡村民主选举推动机制。从法理上讲,作为立法和监督机构的人大部门,不宜负责和直接操作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这种集游戏规则制定者、裁判者和操作者于一身的体制,不利于发扬民主,应当以政府部门为主组建基层选举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组织我国的基层选举工作。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乡村民主的司法保障制度。

    (六)加强民主法制教育。既要教育和增强群众的人民当家作主意识,教育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更要教育干部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要教育干部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看到在实践中群众的民主素质逐步提高的事实,尊重和爱护群众的民主权利。民主法制的教育和宣传必须进一步加强,不仅要使人民了解民主法制和自己切身利益的关系,而且更要从全民族长远利益的角度认识民主法制的意义和内涵,提高国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民主参与的意识,这是推进民主法治进程的民众基础。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帮助群众学习民主、实践民主、当家作主。对农民群众行使自己民主权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能借机进行压制。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吴玉英
上一篇:换届选举后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